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两大国有汽车巨头——中国一汽与东风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产品线的革新与管理升级,以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中国一汽的销量出现了下滑,2024年的销量降至320万辆,市场排名也从第二位滑落至第四位。具体到车型表现,红旗H5以148,793辆的销量位列轿车榜第22名,红旗E-QM5则以81,506辆的成绩排在第44位。SUV领域,红旗HS5售出94,900辆,排名34。这些数据凸显出,即便是在一汽这样的“共和国长子”中,产品线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车市的整体环境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有销量记录的轿车款式中,有218款仅售出1辆;SUV领域,这一数字更是高达371款。市场残酷的竞争现实,让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深刻意识到,唯有打造爆款车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中国一汽,邱现东作为新任董事长,他强调产品工作是全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一次以产品为主题的大会上,他要求各产品线CEO和领域一把手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以产品为主线,以任务完成情况和价值贡献为评价依据。这一举措,无疑为中国一汽的产品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边,东风汽车也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杨青作为东风公司董事长,他推动实施了PM(车型项目总监)制管理转型,打破了传统的垂直化管理模式,强化了横向支撑,实施矩阵式管理。PM作为甲方,拥有对乙方的考核权,能够调动公司所有相关资源,确保新车型项目的成功。
这一变革在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该公司项目管理部按计划推出了东风纳米01、东风风神L7、东风奕派eπ007、东风奕派eπ008等多款新车。其中,东风纳米01在遭遇比亚迪海鸥等强敌的情况下,依然凭借共创版、出口版等热度加持,实现了月销破万的佳绩。而东风奕派eπ008则针对20万元级的电动车市场,试图打破东风和绝大多数自主传统车企在合资市场中的价格、销量、品牌瓶颈。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品线的革新,东风公司还优化了新车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对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的20个车型项目进行整合,形成9大项目集,进一步聚焦战略车型,配强配足资源。同时,公司还充分赋予PM资源调动权和考核权,进一步提升PM的管理水平。
这一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销量达到了21.3万辆,同比增长82%。其中,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东风奕派等品牌均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东风汽车对产品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布局。
不仅如此,东风公司还在不断优化和完善PM体制机制。在一次车型项目集PM任职宣布仪式上,多位二级单位一把手亲自下场、躬身入局。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PM的规格和地位,更彰显了东风公司对产品线革新和管理的决心和力度。
在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的带领下,中国汽车行业的产品线革新和管理升级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些变革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