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系列观点,针对外界对理想汽车自研能力的质疑进行了回应。他提到,理想汽车不仅在驱动电机中采用了自研自产的碳化硅材料,但即便如此,仍有人对公司的生产线自研情况表示怀疑。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有些汽车厂商通过给外来电池、底盘等技术起诸如山海经、北欧神话、希腊神话等名字,便宣称是自己的技术突破,而这些做法似乎并未引起太多质疑。他幽默地反问:“难道是因为我们理想汽车不擅长起名字吗?”
他强调,零部件是否自研,其实并没有直接的用户价值。用户真正关心的是车辆所展现的性能,如安全性、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底盘操控性、舒适性、座椅舒适度、加速性能以及呼吸健康等。在他看来,零部件只是实现这些性能的手段,自研与否并不是核心问题。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我们去餐馆吃饭,只要菜好吃就行,至于猪是不是餐馆自己养的,其实并不重要。当然,如果把别人家养的猪换个听不懂的名字,就说成是自研的XX猪肉,那感觉就有些不太好了。”
这位负责人还提到,理想汽车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车辆的整体性能,而不是过分强调零部件的自研程度。他认为,真正的技术创新应该体现在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上,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命名来包装外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