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关于深蓝航天首席执行官霍亮的采访视频在《华尔街日报》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采访中,霍亮透露了公司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
据悉,深蓝航天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液体回收复用运载火箭技术的研发,旨在打造中国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目前,该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了人民币50亿元。
霍亮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深蓝航天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踏上资本市场的征途,最快于2028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同时,他对于公司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充满信心,预计到了2030年,深蓝航天将有能力追赶上业界巨头SpaceX。
谈及公司的核心技术,霍亮表示:“可重复使用火箭无疑是颠覆性的技术,它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他进一步透露,深蓝航天计划在今年的6月或7月进行星云一号火箭的轨道飞行及回收测试。这款火箭的设计能力是将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尽管霍亮承认,SpaceX在火箭助推器的常态化稳定回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他仍然对中国航天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最快可能在2030年追上美国的同行。“中国航天业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几年必然会加速。”霍亮强调,“就像拼图一样,越来越多的关键要素正在逐渐到位。”
除了火箭发射业务外,深蓝航天还有更加多元化的布局。霍亮透露,公司计划在2027年开展首次商业亚轨道飞行,这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深蓝航天的这一系列计划无疑展现了中国航天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勃勃生机。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逐步扩大,深蓝航天有望在未来的航天领域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