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海尔豪掷25亿,入主新时达,能否在机器人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时间:2025-02-24 21:26: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AI大模型持续引领技术浪潮的同时,机器人技术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另一大热门话题。自2025年央视春晚的AI机器人亮相以来,该领域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近期“90后”创业者王兴兴在某高端会议上的亮相,进一步增强了各界对机器人赛道的信心。

家电巨头海尔,作为行业内的先行者,早已洞察到技术变革的动向,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近日,海尔成功拿下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新时达的控制权,为此海尔将投入超过25亿元的资金。这一交易引发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讨论其价值与意义。

2月16日,海尔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已与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海尔将获得新时达10%的股份以及19.24%的表决权,每股转让价格为19.61元,总计购入6630.6万股,交易金额达到13亿元。交易完成后,海尔将成为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

回顾整个交易过程,海尔的行动堪称迅速而精准。2月6日,海尔集团迅速注册成立了“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公司。仅仅三天后,新时达就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的转让事宜。随后,在2月11日,新时达再次发布公告,透露控制权转让事项正在积极推进中。最终在2月16日,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与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签署了股权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协议,成功拿下新时达的控制权。

那么,新时达为何急于转让股份呢?从财务数据来看,新时达近年来业绩不佳,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3.79亿元和-1.85亿元至-3.6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6亿元。因此,新时达急需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来扭转局面。

巧合的是,新时达的机器人业务、电梯业务和工控业务与海尔正在加速布局的工业互联网生态集群和自动化、机器人赛道高度契合。事实上,早在2021年,新时达就已经开始向海尔提供柔性机器人产线。从最初的合作到现在的控股,海尔与新时达的缘分可谓深厚。

海尔卡奥斯还计划认购新时达向特定对象发行的约1.53亿股股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样算来,海尔集团对新时达的总投入将达到25.2亿元。如此巨额的投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充当“白衣骑士”,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

新时达成立于1995年,早在2010年就成功上市。在机器人赛道上,新时达布局多年,是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中最早拥有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企业之一。其机器人业务涵盖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和系统集成,产品包括关节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两大类。然而,尽管技术实力雄厚,新时达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相比之下,海尔的技术实力和财务状况则显得更为稳健。在2024年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海尔智家以5582件公开专利申请数量蝉联榜首,创造了12连冠的行业奇迹。同时,海尔2024年全球营收高达40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总利润额达到302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实力,让海尔具备了并购多个优质标的的条件。

海尔不仅拥有过硬的技术和财务实力,还拥有一套独特的柔性制造解决方案和数字化营销矩阵。这正是新时达所缺乏的。通过并购新时达,海尔可以将自身的优势与新时达的技术实力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据搜狐财经报道,交易完成后,海尔将与新时达共享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精益管理、品牌资源等各项能力,加速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具备大数据、大连接、大模型的能力,将与新时达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形成深度融合。这一平台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经以数字化赋能了众多中小制造业企业。如今,随着新时达的加入,海尔的柔性制造方案或将在新时达的机器人技术上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商业化落地,并渗透到3C、家电等行业。

市场对新时达的信心也在不断提升。截至某交易日收盘,新时达的股价大涨近10%,总市值达到108亿元。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不断发展,海尔和新时达的合作或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增长机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