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眼镜领域迎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突破,这场突破并非源自行业内部的预测或科技巨擘的推动,而是源于一款产品的意外走红。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成为这一变革的见证舞台,Rokid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isa祝铭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了他的演讲。
在台上,祝铭明没有低头翻阅讲稿,也没有依赖传统的提词设备,而是佩戴着一副Rokid Glasses AR+AI眼镜,通过眼镜内的AR提词功能,流畅地完成了整场演讲。他自豪地宣布:“我的发言稿就在眼镜里,翻页只需通过手上的戒指轻轻一点。”
这一幕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微博热搜榜上,“演讲稿在眼镜里动动戒指就翻页”的话题迅速攀升至TOP10。Rokid Glasses不仅重新成为市场焦点,更将AI眼镜带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让人们第一次感受到AR+AI眼镜的无感与实用。
Rokid Glasses的出现,打破了AI眼镜仅停留在概念阶段的固有印象,它更像是一款能够无缝融入日常场景的生产力工具,无论是演讲、办公还是学习,都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改变信息交互方式。而就在Rokid Glasses的热度尚未消退之时,Rokid与蓝思科技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这一消息再次引爆了科技圈。
双方将在整机制造、光学模组、材料技术以及资本投资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这一合作被视为AI眼镜产业链整合的重要信号,意味着Rokid Glasses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潜力。然而,这也引发了新的疑问:这次合作能否突破AI眼镜的产业瓶颈,实现真正的爆发?
Misa在演讲中展示的Rokid Glasses,不仅让AI眼镜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更让人们看到了AI眼镜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广阔前景。通过AR技术,信息可以直接悬浮在视野中,让演讲者无需低头查看讲稿,就能与观众保持自然的眼神交流。这种顺滑的交互体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重要。
Rokid Glasses的外观设计也备受赞誉,与BOLON联手打造的时尚外观,让它看起来更像一副普通眼镜,佩戴者不会因异样的目光而感到不适。同时,仅重49克的Rokid Glasses,也成为了目前市面上最轻的AR+AI眼镜之一,具备了长时间佩戴的可能。
Rokid Glasses之所以能够在AI眼镜领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真正实现了AI与AR的结合。与市场上大多数仅停留在语音交互阶段的AI眼镜不同,Rokid Glasses不仅能够“听”,更能“看”。通过结合AI语音和视觉增强技术,它能够在镜片上显示信息,实现更强的交互能力。无论是AI识物、问答,还是辅导孩子学习,甚至是实时翻译,Rokid Glasses都能轻松应对。
然而,尽管Rokid Glasses已经让AI眼镜真正进入了大众视野,并带来了成熟的概念和产品形态,但量产能力和供应链体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Rokid选择与蓝思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的重要原因。通过合作,双方将实现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的全链条覆盖,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这一合作不仅将推动Rokid Glasses的规模化交付,更将对整个AI眼镜行业的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Rokid Glasses等AR+AI眼镜开始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和生产成本将迅速成熟,AI眼镜的爆发期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