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热潮。长安、比亚迪、东风等传统汽车大厂纷纷宣布将加大智能驾驶技术的投入,吉利也即将发布其AI智能化战略。而在这场技术竞赛中,奇瑞汽车以其独特的策略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奇瑞计划在其入门级车型,如奇瑞小蚂蚁上,全系标配基于高通8620平台的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不仅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还具备记忆泊车能力。若此消息属实,考虑到2025款奇瑞小蚂蚁的起售价仅为5.99万元,这意味着奇瑞有望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准入门槛降至5万元级别,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然而,尽管奇瑞在价格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市场竞争并非仅凭价格就能取胜。比亚迪已凭借其“天神之眼C”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在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提示我们,尽管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用户体验才是决定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之买单的关键。
高通8620平台作为奇瑞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其性能与潜力同样值得关注。该平台由Momenta与高通联合推出,专为智能驾驶领域设计的中算力SoC芯片。随后,毫末智行也基于高通8620平台推出了HP370解决方案,以5000元级的“极致性价比”提供36TOPS的算力,成为奇瑞将智能驾驶门槛下探至5万元级别的底气所在。
不过,尽管奇瑞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其在市场上的表现仍需努力。以比亚迪海鸥为例,这款最便宜的智驾版车型在1月份销量达到了18171辆,成为比亚迪最畅销的纯电动轿车。相比之下,奇瑞小蚂蚁虽然也是品牌最畅销的纯电动轿车,但月销量仅为1597辆,且去年最高月销量也未超过5000辆。这表明,奇瑞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同时,还需提升车型的市场热度和销量。
燃油车市场依然是当前车市的基本盘。尽管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屡次突破50%,但在传统车企放出优惠后,燃油车的销量占比快速上涨。这提示我们,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燃油车市场的重要性。高通8620平台支持被动散热,适合在10万元-20万元的主流乘用车上搭载,其“油电同智”的策略或许比单纯依赖低价更容易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事实上,已有部分燃油车开始通过升级电子电气架构来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如上汽奥迪A5L的全新E³ 1.2电子架构,能够深度介入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大众、奔驰、长城等车企也在持续推动“油电同智”的落地。这表明,燃油车在实现智能驾驶技术普及方面仍有巨大的潜力。
面对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其他车企需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尝试在燃油车市场上推广智能驾驶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的技术下放至更多车型上。但无论哪种策略,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畅销车型上都是实现技术普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