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内再度掀起波澜,一家专注于TOPCon电池及组件的新兴企业——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清光伏”),及其背后的江苏中清国投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清集团”),陷入了与行业龙头天合光能的专利侵权纠纷。
据悉,这场专利之战将于2025年2月25日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案号为(2024)苏知民初8号。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光伏产业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这场官司无疑为中清光伏的发展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中清集团,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尽管历史不长,却凭借其在光伏产品研发、制造以及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等方面的迅猛发展,被誉为光伏领域的“黑马”。集团旗下的6家子公司,业务涵盖光伏组件、电池片生产、电站开发、配套储能以及医疗大健康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中清集团在江苏新沂和湖北当阳的生产基地已经投产运营,其中新沂基地的电池产能达到6GW,组件产能8GW,光伏材料产能更是高达20GW;当阳基地则拥有3GW的电池产能和5GW的组件产能,以及10GW的光伏玻璃产能。中清集团还在四川西充、安徽淮北和内蒙古包头等地规划了产能,总投资额预计超过490亿元。
然而,随着产能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市场开拓力度的加大,中清集团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除了与天合光能的专利纠纷外,中清光伏还与多家企业存在合同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包括宇邦新材、迈为股份、仕净科技和宏润泰阳等。同时,中清集团还涉及到20余起劳动争议,这些纠纷无疑对其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清集团的组件出货量仍然保持了逐年增长的趋势。2024年,中清集团的组件出货量在2023年6GW的基础上再增2GW,达到8GW,在第三方统计的出货榜上排名第13位,与环晟光伏、华耀光电等企业并驾齐驱。然而,随着光伏产业第四轮洗牌周期的到来,中清集团这匹“大黑马”也似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天合光能对中清光伏发起的专利诉讼,不仅可能使中清光伏面临损失索赔的风险,更可能对其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合同纠纷和劳动争议的频发,也反映出中清集团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财务风险。在当前光伏产业全线亏损的严峻形势下,中清集团能否挺过这一难关,重拾昔日辉煌,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