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大改善,2024年时长占比降至0.2%,共治模式显成效

   时间:2025-02-25 00:23:1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中国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问题采取了严厉措施。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一项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的通知,明确要求游戏公司仅在周末固定时间段内向未成年人提供不超过3小时的服务,并禁止向未实名注册的用户提供服务。

这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内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政策与技术手段的结合迅速显现成效。以腾讯为例,该公司在2021年第四季度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减少了88%,仅占整体游戏时长的0.9%。

时间转眼来到了2024年,正值“最严防沉迷政策”实施三周年之际,根据《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2024)》显示,这项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腾讯游戏在2023年第一季度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已降至0.4%,而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更是创新低,仅为0.2%。

面对这一积极态势,腾讯游戏并未止步,而是选择进一步升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开启了“防沉迷下半场”。他们提出了“技术+服务+公益”的新模式,旨在全方位护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这一新模式下,腾讯不仅强化了身份核验系统,还通过腾讯成长守护平台集成了“防沉迷四件套”等管理工具,降低了家长的使用门槛,覆盖了超过8000万个家庭。这些工具包括一键管控、实时提醒等功能,为家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腾讯还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服务矩阵,提供了“游戏管理”、“家庭教育辅导”和“未保志愿服务”三大支持。其中,家庭教育AI大模型通过分析亲子对话数据,为家长定制沟通策略,旨在化解代际认知差异,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公益也成为腾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他们加大了公益层面的投入,探索“游戏+公益”的多种可能。例如,依托“智体双百”计划,腾讯开发了游戏化科教课程,为306所学校提供了适合乡村的科技学习套装。同时,“触梦”计划则动员玩家参与青少年公益,将游戏社区的凝聚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益能量。

在以往的报道中,我们常看到单纯的“技术防线”或政策要求难以面面俱到地保护每一个未成年人和家庭。因此,如何让家长和社会更有效地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腾讯的新模式正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它强调了家庭层面的共治,充分发挥了家庭在未成年人游戏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从0.9%到0.2%,这一数字变化的背后,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与投入,更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证明了当政策、技术、服务和公益相结合时,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游戏沉迷的困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