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微软正在对美国境内租赁的大量数据中心算力合约进行取消或不再续签的操作。这一消息源自投资银行TD Cowen的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微软此举或许反映了其对AI算力建设过剩的忧虑。
作为全球云端服务供应商中的佼佼者,微软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占据了24%的份额。然而,微软在缩减数据中心算力租赁规模上的动作,引发了外界对其AI发展前景态度的猜测,有声音认为微软或许正在变得更加谨慎。这一举措还可能对主要服务器代工厂商,例如鸿海、广达和纬颖等公司的业务运营产生影响。
面对TD Cowen的报告,微软在随后的一天发布了新闻稿,重申本年度截至6月底的支出目标维持不变,但对于报告的具体内容并未作出直接回应。
据TD Cowen通过供应链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作为OpenAI最大的云端服务支持者,微软已经让超过1GW的大型场地合约到期,并放弃了多项涉及100MW的交易。同时,微软还暂停了“转换资格声明”的签订,这一步骤通常是正式签订租约的前奏。TD Cowen指出,微软的这一策略与meta等竞争对手削减资本支出的做法颇为相似。
尽管微软曾公开表示,本年度计划在AI数据中心投入高达800亿美元,并且在1月底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其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还强调了公司必须持续投资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但此次缩减租赁规模的动作仍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大陆新创企业DeepSeek近期推出的开源AI模型,声称能以极低的成本媲美美国技术。这一消息使得投资者对微软等科技巨头持续巨额支出的合理性产生了更多疑问。这一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对AI领域未来发展的预期。
微软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在业界掀起了波澜。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巨头们在算力建设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但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避免算力过剩带来的资源浪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DeepSeek等新兴企业的崛起,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