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AI破局:转向三星代工4nm ASIC芯片,美国禁令还能拦多久?

   时间:2025-02-25 15:32:2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芯片方面。为了遏制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如英伟达的H100和A100系列。

面对这一禁令,英伟达不得不调整其产品线,推出了性能受限的H800和A800芯片。然而,随着美国禁令的进一步收紧,这些阉割版芯片也被列入禁止出口名单。英伟达再次妥协,推出了性能大幅削弱的H20芯片,其性能相比H100降低了80%,仅保留了20%的功能。

尽管H20芯片性能大打折扣,但由于英伟达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其CUDA生态的广泛应用,许多中国AI企业仍不得不选择购买H20芯片。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自2023年第三季度推出以来,H20芯片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每季度增长率超过50%。英伟达通过销售H20芯片,获得了数百亿美元的收益。

然而,这一局面近期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Deepseek技术的问世,中国AI行业迎来了新的转折点。Deepseek技术不依赖于英伟达的先进AI芯片和CUDA生态,且具有开源特性,因此吸引了众多国产AI厂商的关注和使用。这意味着这些AI厂商可以摆脱对英伟达芯片和CUDA的依赖。

Deepseek技术的火爆,激发了中国企业开发AI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的热情。据消息透露,不少中国企业近期已向三星下单,采用其4nm工艺制造AI芯片。这些芯片专为AI应用设计,具有高效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ASIC芯片与英伟达的通用图形处理器(GPU)有所不同。ASIC芯片是针对特定应用定制的集成电路,虽然通用性较低,但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如AI推理和云计算中,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

过去,由于AI模型对英伟达芯片和CUDA的依赖,ASIC芯片在AI领域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然而,随着Deepseek技术的普及,ASIC芯片在AI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中国AI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中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面对这一趋势,美国是否会进一步限制三星向中国企业代工AI芯片,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中国芯片制造业的自主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芯片制造能力,中国才能在高科技领域真正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外部限制和束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