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内,多家上市公司如汇川技术、中控技术、麦格米特、英威腾、科瑞技术及博杰股份等,正引领着行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企业的活跃表现,反映了工业自动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潜力。
工业自动化市场细分结构复杂,涵盖了多个关键系统。据中国工控网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产品被细分为驱动系统、反馈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其他类别。各类别下包含的具体产品种类繁多,如传感器、电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执行器等。
在2023年的市场细分中,反馈系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3.7%,紧随其后的是控制系统,占比21.9%。这一数据揭示了当前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技术重点和发展趋势。
进一步分析软硬件产品的市场份额,硬件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50.7%,但软件产品的市场份额也不容小觑,达到了49.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硬件市场基础庞大,但软件市场的增长速度更为迅猛。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自动化软件产品的核心,近年来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工业软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工业过程的控制逻辑化、管理流程代码化,从而提升了工业企业的研发、制造和生产管理水平。据工信部统计,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工业软件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反映了工业企业对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在硬件产品方面,工业机器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销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尽管我国工业机器人高端市场供不应求,但低端市场已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因此,提升生产水平、扩大高端产能成为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重点。据统计,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43万台,而到了2024年1-10月,产量已增至46.6万台,销量也达到了45.8万台。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
总体来看,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软硬件产品齐头并进,工业机器人等重点硬件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深入拓展,工业自动化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