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一位高层在北京透露,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迎来重要技术革新,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7年开始应用于汽车制造,并在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全固态电池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使用寿命更长,且充电速度更快。这些特性使得全固态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宠。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被视为中国全固态电池发展的里程碑之年。自下半年以来,中国申请的全固态电池专利数量迅速增长,这一增长速度是日本的三倍。国内主要的汽车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将研发重点转向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达到每公斤400瓦时。
业内专家预测,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将在2027年至2028年间开始加速,到2030年,该技术将完全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这一预测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期待。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分享了关于新能源车市技术路线的预测。他表示,到202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路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快速提升至40%左右。而增程式技术路线占比预计将保持在10%左右,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的占比则可能下降至50%左右。
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正积极接入DeepSeek技术,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国内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信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