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比亚迪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了广泛关注。最新数据显示,尽管纯电车型销量增长略显平缓,同比增幅仅为12.08%,但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却成为了比亚迪的销量支柱,年销量高达248.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72.83%。不仅如此,比亚迪在商用车领域的表现同样亮眼,全年销量同比增长89.17%,彰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全面实力。
进入2025年,比亚迪的市场表现依旧强劲。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以49%的高增速领跑市场,其中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继续担当销售主力,同比增长超过70%。尽管环比2024年12月有所下降,但比亚迪仍以超过第二名吉利17.5万辆的优势,稳居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在国内市场的竞争相对较小。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注册量仅占全国汽车总量的8.9%,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占比高达70.3%,插混和普通混动合计仅占29.7%。这一数据表明,插混和普通混动的增量空间依然可观,为比亚迪等车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同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海外分析师预计,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将达到80万辆,同比激增92%。而实际上,仅2025年1月,比亚迪海外销量就已经达到了66336辆,环比增长16%。按照这一趋势,比亚迪全年海外销量有望接近预期目标。
比亚迪的崛起不仅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在于其背后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比亚迪已经完成了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垂直整合,形成了覆盖电池、电驱、芯片、智驾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一布局不仅为比亚迪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也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更是抛出了一张“王炸”。公司宣布将高阶智驾系统搭载于全系车型,包括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级车型,这一举措引起了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震动。尤其是售价仅6.98万元的车型即搭载高阶智驾系统,更是将“高阶智能驾驶”的价格打入了7万元区间,实现了“智驾平权”。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搭载于仰望、腾势/比亚迪等品牌车型。该系统通过垂直整合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比如“天神之眼C”的成本将控制在4000元以内,比同类高速NOA方案硬件成本降低了30%-60%。这一性价比优势将大幅提高8-20万元价格车型的竞争力,为比亚迪冲刺更高销量目标保驾护航。
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呈现出跃迁式增长。从2023年开始,比亚迪的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79.91亿元翻倍至2022年的186.54亿元,2023年再翻倍至395.75亿元。这些研发投入为“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云辇智能底盘等关键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预计2024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将继续创新高,超过400亿元。
随着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的高歌猛进,其已经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全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这一布局不仅将促进硬件和算法的进一步升级,推动智驾功能成为各个价格区间的标配,也将加剧市场竞争和上下游产业链的竞争。比亚迪的崛起无疑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