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从电动化迈向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新征途

   时间:2025-02-28 21:01: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步入2025年,我国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了3100万辆大关,刷新历史纪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产销量双双超过1200万辆,连续十年领跑全球。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汽车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探讨行业趋势与挑战,2月2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专家媒体交流会,汇聚业界智慧,共谋未来发展。

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产业发展已从追求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力求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论坛上发表了深刻见解。他认为,当前仍处于新能源汽车的1.0时代,即动力电动化阶段,而真正的新能源汽车革命还需经历智能化和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的两个阶段,预计要到2035年才能全面进入3.0时代。

欧阳明高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独具特色。2024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虽有所下降,但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势,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同时,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颠覆性技术,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并有望在2030至2035年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将深刻影响乘用车及能源存储体系。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欧阳明高预计增速将逐渐放缓,但总量将持续上升。他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新能源与燃油车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新势力车企面临更大挑战。在此背景下,电动化只是第一步,未来的竞争将在智能化和低碳化领域展开。

智能化方面,DeepSeek等突破性技术的出现正加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智能化阶段迈进。欧阳明高表示,DeepSeek不仅在大模型技术上有所突破,更推动了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重塑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知识获取和决策模式。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比亚迪、华为、小米等不同企业依托各自优势,探索出纵向一体化、智能化平台、整车智能化+互联网基因等多种发展模式。欧阳明高认为,智能时代的制胜关键在于“学习”,企业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认知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低碳化方面,欧阳明高指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形态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车,而能源低碳化是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超过50%,中国新能源革命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未来十至三十年,中国将形成包括新能源基础产业、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在内的五个十万亿级新能源产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