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这家中国自主品牌的佼佼者,终于在筹备21年后,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中金、华泰及广发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标志着奇瑞正式踏上冲刺资本市场的征程。
根据招股书披露,奇瑞计划将募集的资金用于研发乘用车、提升核心技术以及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自2004年起,奇瑞多次传出上市的消息,但均未成功。此次上市,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奇瑞的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海外市场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四成。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35.7%、48.7%和44.0%。数据显示,奇瑞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超过154万辆,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中排名第二。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为奇瑞的销量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尽管海外市场表现出色,但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却略显迟缓。尽管新能源口号响亮,但新能源车的营收占比仅为16%,远低于燃油车。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也公开承认,在新能源方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然而,奇瑞并未放弃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而是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车的转型。
在财务数据方面,奇瑞的业绩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2022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1632.05亿元,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04.4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已经实现营业收入1821.54亿元,净利润113.12亿元,同比增长显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奇瑞的大部分收入仍来自燃油车,新能源车营收占比仍然较低。
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奇瑞在招股书中也提到了未来的行业挑战。预期未来行业竞争将加剧,可能导致汽车销量下跌和库存增加,对奇瑞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奇瑞计划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品牌战略方面,奇瑞提出了“品牌向上、智能化、出海”三大战略方向。奇瑞将加大研发投入,未来5年研发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以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同时,奇瑞还将进行品牌升级,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在智能化方面,奇瑞将拥抱全球出行变革浪潮,持续加强乘用车的电动化及智能化。在出海方面,奇瑞将坚定实施全球化战略,巩固和扩大出海优势。
奇瑞的上市之路可谓曲折。自2004年首次传出上市消息以来,奇瑞多次尝试上市均未成功。此次上市申请能否成功,仍需等待市场的检验。然而,无论结果如何,奇瑞都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奇瑞的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各自覆盖了不同的细分赛道。其中,奇瑞品牌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00万辆,成为奇瑞的中流砥柱。而智界则是奇瑞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品牌,已经推出了两款车型。这些品牌共同构成了奇瑞强大的产品矩阵,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销售方面,奇瑞不断调整品牌推广策略,加大销售及分销开支。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持续增长。同时,奇瑞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充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流动负债净额的增长也提醒我们,奇瑞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财务风险,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虽然曲折,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未来,奇瑞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打造差异化产品、实施全球化战略,为实现品牌向上和智能化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