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五粮液涉足汽车制造业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位白酒行业的巨头,竟然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汽车领域,推出了一系列车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凯翼X3。
五粮液通过出资24亿收购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正式迈出了造车的第一步。然而,这一跨界举动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尤其是凯翼汽车的车标设计,更是引发了网友的一片吐槽。有网友戏称,车标看起来像是“倒立青蛙”或“抽象鹿角”,甚至有人调侃说设计师可能是喝多了。
事实上,凯翼汽车的车标设计确实颇具争议。从早期的酒杯造型,到后来的各种变化,每一次更新都仿佛是在“喝酒后的创作现场”。尤其是凯翼炫界的车标,被网友指出酷似酒杯,与五粮液的品牌基因不谋而合,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开这车得随身带瓶五粮液”。而凯翼昆仑iHD的车标则被吐槽为“蛤蟆腿”,甚至有粉丝直接建议“换标保销量”。尽管五粮液方面坚称车标“辨识度高”,但显然,辨识度并不等同于审美。
尽管车标设计备受争议,但五粮液在价格策略上却显得颇为大方。凯翼炫界入门版优惠后仅需5.39万,高配也不到9万,这个价格在中型SUV市场中极具竞争力。而凯翼昆仑iHD这款混动车,原价16万,限时优惠后更是低至9.99万起。这样的价格策略,让人不禁猜测五粮液是否想通过低价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低价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忧。作为汽车行业的新手,五粮液在售后服务体系和品控能力方面还有待市场检验。在汽车行业,低价往往意味着牺牲品质或服务,五粮液能否打破这一魔咒,尚需时间验证。
从技术实力来看,五粮液造车并非完全玩票。凯翼昆仑iHD搭载了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底盘来自奇瑞,纯电续航150公里,综合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油耗也相对较低。这样的数据在10万级别的混动SUV中确实很有竞争力。智能配置上也不算落后,拥有14.6英寸中控屏、腾讯TAI4.0系统、华为HiCar互联等配置。
但问题在于,这些技术大多是“借来的”,并非五粮液自主研发。在如今车企竞争激烈的时代,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后期迭代能力将成为五粮液造车的一大挑战。
从市场反馈来看,五粮液的汽车野心似乎遭遇了现实打击。凯翼汽车的销量并不理想,2022年销量仅为1.8万台,而到了2024年,主力车型的月销量都不足千台,市场份额更是不到0.4%。这样的成绩单,显然无法让五粮液满意。
更核心的问题是品牌转型困局。消费者对“白酒造车”的信任度普遍较低,网上甚至有“买酒我选五粮液,买车还是算了”的说法。白酒和汽车虽然都能让人“上头”,但消费者显然更愿意为白酒买单,而非五粮液的汽车。
在与同价位车型的对比中,凯翼汽车也显得竞争力不足。无论是凯翼昆仑iHD还是凯翼炫界,在品牌力、车型成熟度和销售网络上都有不小的差距。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便宜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品质和服务同样重要。
对于五粮液造车这一举动,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五粮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人担忧其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无论如何,五粮液已经迈出了这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能否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还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