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IBM中国业务大撤退,1800员工失业,科技巨头也难逃市场变迁?

   时间:2025-03-02 17:18: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界,IBM这个名字无疑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尤其是对于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网友们而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亲切地称IBM为“华为的导师”,这一称谓足以彰显IBM在业界的重要地位。

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华为还只是一个成立仅十年的年轻企业。然而,它毅然决定投入巨资,引入IBM的咨询项目,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管理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塑造了华为日后的辉煌,也成为了企业管理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同样,联想也曾在IBM的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联想通过收购IBM的个人PC业务——即ThinkPad品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这一举措无疑为联想的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IBM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84年。那一年,IBM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正式进军中国市场。随后,IBM中国有限公司的成立,以及广州和上海分公司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IBM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到2024年,IBM在中国已经拥有了约10家合资和独资公司,涵盖了制造、软件开发、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成为中国市场上业务架构最为完善的国际企业之一。

然而,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IBM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逐渐不尽如人意。面对中国本土竞争对手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不断升级,以及国产替代等趋势的影响,IBM在中国的业务开始遭遇挑战,市场份额逐渐下滑。以2023年为例,IBM在中国的收入下降了19.6%,同时亚太地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也降至18.92%,远低于美国的51.19%,甚至不及中东和欧洲等地区。

面对这一困境,IBM开始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早在2021年,IBM就关闭了运营超过20年的中国实验室,随后又陆续关闭了一些研究中心。近日,更是传出消息称,IBM(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将正式停止业务活动,并停用相关办公场所。这一决定无疑将对IBM在中国的1800多名员工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同时,这一变动也覆盖了北京、上海、大连等多个重要城市的众多机构。

IBM在中国的这一变故再次证明了科技领域的瞬息万变。即便是曾经遥遥领先的行业巨头,也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辉煌转瞬即逝。在科技领域,没有永远的领导者,只有不断适应变化、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IBM的遭遇无疑为所有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