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在2025年经历了股价的剧烈波动,年初时股价一度攀升至153.13美元/股的历史高峰,但自1月20日推出DeepSeeK R1版后,股价开始下滑,尽管近期有所反弹,市值仍较峰值减少了超过1万亿美元。
然而,在3月18日,英伟达年度GTC大会如期举行,被誉为“AI开发者春晚”,吸引了众多关注。大会前,市场对英伟达充满期待,甚至有分析师认为此次大会将成为美国科技股扭转颓势的转折点。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大会上带来了多个好消息,包括Grace Blackwell解决方案的全面投产、新一代Vera Rubin AI超级芯片和Blackwell Ultra的性能参数及上市时间表公布,以及与通用汽车的深度合作等。
尽管黄仁勋发布了一系列利好消息,但英伟达的股价并未立即反弹。截至大会当天收盘,股价跌至115.59美元/股,总市值为2.82万亿美元。尽管如此,黄仁勋的演讲仍然将大会推向了高潮。
数据中心业务是英伟达的核心,也是此次大会的重点。黄仁勋表示,Grace Blackwell解决方案已全面投产,并展示了多个使用Blackwell的数据中心机架,客户包括联想、戴尔、微软、亚马逊、meta和谷歌等。他还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建设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在公布完现有产品的进展后,黄仁勋终于揭晓了最受期待的环节:Blackwell Ultra和Vera Rubin的发布。Blackwell Ultra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性能是Blackwell的1.5倍,专为“人工智能推理时代”设计。而Vera Rubin则是英伟达下一代平台,将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其性能将是前代产品的2倍。
黄仁勋指出,Vera Rubin的内存和带宽分别是Grace的4.2倍和2.4倍,再加上88个CPU核心,整体性能卓越。英伟达还宣布了Vera Rubin Ultra,将于2027年下半年上市,将Vera CPU和Rubin Ultra芯片结合在一起,每个Rubin处理器由四个GPU组成。
除了数据中心业务,自动驾驶也是英伟达近年来的重要业务之一。在2025财年财报中,英伟达的汽车和机器人业务收入增速最大,同比大涨103%,尽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大。英伟达预测,今年汽车垂直收入将达到50亿美元,信心主要来自于下一代芯片Thor。
Thor基于Blackwell架构设计,可同时处理来自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多模态感知与决策。英伟达将主推Thor-U和Thor-X两款,单颗算力分别高达730TOPS和1050TOPS。今年以来,英伟达在汽车领域获得了不少订单,包括与丰田和通用汽车的合作。
黄仁勋在大会上宣布,英伟达将与通用汽车合作,共同打造未来的自动驾驶车队。双方将在制造业AI、企业工作方式AI和汽车AI三个领域展开合作。通用汽车将利用英伟达的DRIVE AGX硬件系统作为未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车内增强型安全驾驶体验的车载硬件。
英伟达还推出了专注于汽车安全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NVIDIA Halos,涵盖芯片、软件、工具和服务,确保从云端到汽车的AV安全开发。
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开源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OOT N1。黄仁勋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源的、完全可定制的通用人形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GROOT N1采用双系统架构,灵感来自人类认知原理,可以轻松实现抓取、搬运、包装等一系列任务。
英伟达还与DeepMind和迪士尼研究中心合作开发新平台Newton,这是一个开源物理引擎,可让机器人学习如何更精确地处理复杂任务。Newton基于NVIDIA Warp框架构建,将针对机器人学习进行优化。
尽管黄仁勋在大会上带来了多个好消息,但英伟达的股价并未立即反弹。不过,随着AI革命的深入,英伟达在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无疑将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