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项针对市面上宣称“零添加”的13款酱油产品的第三方检测引起了广泛关注。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2款酱油中检测到了镉元素,7款则检测出了总砷。
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千禾味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实实在在做好产品的原则,配料表清晰明了。他强调,企业从未添加过任何不必要的成分,更不可能去添加如镉这样的元素。
然而,消费者的疑虑并未因此完全消散。就在此时,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相关通告。通告称,在监测到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被媒体送检的事件后,该局立即组织了对该公司成品库房及商场超市在售产品的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所有批次的产品均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尽管产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但行业专家对此仍有不同看法。他们指出,虽然酱油中的镉含量未超标,可以食用,但千禾味业在商标设计上刻意放大“0”字,有误导消费者之嫌。这一设计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完全不含任何添加剂,而实际上,即使是“零添加”的酱油,也可能因原料本身而含有微量元素。
近年来,“零添加”标签在调味品行业愈发流行。为了提升竞争力,许多酱油企业纷纷推出了“零添加、低盐、有机”等特色化产品。然而,专家指出,“零添加”更多是一种营销概念,而非具体的技术标准。他们呼吁行业应尽快明确相关标准,以避免消费者因误解而做出不恰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