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车迭代加速,老车主如何避免“背刺”命运?

   时间:2025-03-24 17:23:2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一股不同于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新潮流正在涌动。曾经,数码产品领域流传着“早买早享受”的箴言,但在汽车圈,这一规则似乎正在被颠覆。不少老车主在购车后不久,便发现自己的爱车迅速贬值,甚至被新款车型的技术和功能“背刺”。

以一位网约车司机为例,他购买了一辆秦Plus,本想通过开网约车赚回成本,却不料一年下来,赚的钱还不如车降价的幅度多。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汽车市场呈现出两大显著趋势。一是技术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车企纷纷主打“全民智驾、科技平权”。比亚迪率先在10万级车型上推出了高阶智驾系统,而岚图、上汽、广汽等车企则与华为合作,提升新车的智驾和座舱科技含量。据统计,华为的车企合作伙伴已超过20家,智驾装车率的提升也在逐步降低智驾成本。

同时,小鹏汽车将高阶智驾作为入门标配,零跑B10更是将激光雷达带入了15万级市场。这预示着,今年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等科技性能的溢价能力将被打破,新款问界M8以36万的售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另一大趋势则是价格战的再次升级。特斯拉率先提出的“五年免息”政策被大部分车企跟进,而大众、日产等合资车企也开始学习新能源车企,采用“一口价”销售策略。可以说,新的一年里,价格战不仅不会停止,反而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场技术革新和价格战的双重刺激下,入门级车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售价却越来越亲民。然而,这也让不少老车主感到被“背刺”。与“等等党”的喜悦相比,老车主们往往感到委屈,甚至联名声讨车企,要求为已购车辆升级新款配置和功能,并提前公布后续新款的升级迭代信息。

回顾燃油车时代,新车的更新基本遵循“4年中期小换代,8年彻底大换代”的原则。每年的年度改款大多只是对外观和配置进行微调,售价变化不大。这既照顾了老车主的情绪,又保证了稳定的保值率。然而,在新能源、智能化和价格战的冲击下,智能电动车的更新规则已经彻底改变。

如今,大多数主流新能源车都支持OTA升级功能,买车后能像手机一样进行软件更新。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单纯的OTA升级已无法满足需求,更多涉及硬件的升级只能通过改款来实现。主流车企为了销量纷纷掀桌子,年度改款已成为基本操作。而改款时间的不透明则导致了许多用户刚买完新车就变成了老款。

对于老车主们的委屈,虽然情有可原,但车企们往往难以兼顾。因为购车时签订的合同只是针对当时的实车配置和功能,后续的改款升级和价格下降与已购车辆无关。除非车企出于良心考虑或为了安抚消费者情绪而做出补偿,否则老车主们往往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也并非没有避坑的方法。观察发现,销售速度、销量和更新速度呈正比关系。新车卖得好、销量大,更新速度和价格调整幅度就不会特别夸张。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前可以关注待购车型的市场表现、同级竞品的销量以及厂家的盈利情况等信息,以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和避坑能力。

尽管“背刺”老车主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除,但我们也呼吁车企在技术创新、自身利益和用户权益之间寻找平衡。长期来看,只有等到智能汽车市场像燃油车行业一样成熟,这一矛盾才能得到缓解。在此之前,消费者们或许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购车时机和车型,以避免成为“背刺”的受害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