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40天的时间里,比亚迪,这家总部位于深圳坪山的世界500强企业,发布了一系列震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科技成果,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国内外媒体和机构纷纷前往比亚迪总部考察参观,数量高达数千人次。那么,比亚迪究竟释放了何种魔力,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比亚迪的科技创新步伐从未停歇,从智能驾驶到闪充技术,不断推出重磅成果。3月17日,比亚迪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会盛大召开,超级e平台惊艳亮相。与此同时,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全面升级,搭配全球首个电动车全域千伏架构,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长久以来,充电速度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一大瓶颈。比亚迪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终于在充电速度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闪充技术实现了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全球量产车中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达1秒2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实测显示,即将上市的唐L车型仅需闪充5分钟,续航里程即可超过400公里。这意味着,在插上充电枪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几乎可以与燃油车加油相媲美。这一成果被网友誉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里程碑。
比亚迪的闪充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充电速度,还推动了充电桩的升级。为此,比亚迪推出了兆瓦闪充桩,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同时,为了最大化利用现有充电桩资源,比亚迪研发了“双枪充电”技术,使得普通快充桩在双枪充电时功率翻倍。通过智能升压技术,比亚迪还实现了对500V和750V充电桩的升压充电,从而实现了对公共充电桩的全兼容。
除了闪充技术的发布,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和车载无人机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前,比亚迪发布了“天神之眼”全民智驾系统,打破了智能驾驶高昂价格的壁垒,将其直接应用于10万元以内的电动车上,实现了智能驾驶的普及。紧接着,比亚迪又推出了灵鸢车载无人机,实现了车到哪里,无人机就能飞到哪里的功能。这两项技术的推出,大大提升了公众智能出行的体验,改变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期待。
比亚迪的战略眼光与广东的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被称为“老三样”,一直是国产品牌难以跨越的技术鸿沟。而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创性地提出了“新三样”:电池、电机、电控,并全部押中了正确的技术方向。面对早期产业链的空白,比亚迪以垂直整合的方式破局,搭建起了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如今,比亚迪已经从拓荒者变成了赋能者,其战略眼光得到了充分证明。
如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每8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每30秒就有一辆新车出口海外。中国已经从汽车大国变成了汽车强国,成为了全球电动汽车技术浪潮的引领者。在这一成就的背后,广东企业贡献了重要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孕育出了比亚迪、华为、埃安、小鹏等重量级的新能源与智能驾驶品牌与企业。
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永磁同步电机和IGBT芯片电控等领域的技术路线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率已经超过74%,永磁同步电机的搭载率也超过95%。华为的智能座舱、电动化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在国内保持领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发展。广汽埃安则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上进行持续创新,推出了多项自主技术。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布局、智能制造、市场推广、国际合作和政策响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的新能源与高科技企业始终保持着“拓荒者”的精神,每发布一代产品,就引领一代潮流。广东已经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持续增强了产业协同效应。各大车企共同推动了供应链的现代化,提升了整体效率。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普及。广东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出口量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