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大模型领域,尽管外界观察到一股降温趋势,但快手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其AI战略,展现出非凡的雄心壮志。
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透露,可灵AI作为快手打造的视频创作新基础设施,已与Google Veo 2共同领跑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市场,显著超越国内其他同类模型。
自商业化启动以来,可灵AI的累计营业收入已突破1亿元大关,成为目前国内视频生成AI应用中商业化规模最大的案例。与其他大模型产品相比,可灵AI更早地承担起了盈利重任,这得益于快手管理层的前瞻布局。
程一笑指出,AI技术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市场的冷热周期,而快手的选择是,利用AI技术升级现有业务,迅速构建研发投入与收益的正向循环。自去年6月上线开放测试以来,可灵AI已迭代二十余次,最新版本在语义理解、画面美学和动态效果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在“图生视频”场景下,内部评测显示,可灵AI 1.6版本的综合效果较1.5版本提升了近200%。商业化变现方面,可灵AI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尝试,并已通过C端订阅、B端API服务和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三个渠道实现盈利。目前,可灵AI已拥有独立的APP,并与包括小米、亚马逊云科技在内的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快手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将可灵AI打造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视频生成AI应用。快手的AI战略组合还包括语言大模型“快意”和推荐大模型架构“ACT”,分别围绕视频生成、内容理解和推荐三个方向推进。
在具体业务场景中,程一笑认为,大模型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内容理解体系下需要大量人工标注的工作流程。AI能够自动学习视频、直播、评论等内容以及用户的偏好属性,实现更高阶的推理、推荐和匹配。今年3月,快手内测接入了DeepSeek-R1,进一步挖掘搜索场景的商业化变现能力。
在广告业普遍受到宏观环境冲击的背景下,AI驱动了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2024年,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603亿元增加20.1%至72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57.1%。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及AI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营销客户投放消耗的增长,第四季度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
据快手内部测算,AI大模型预计可将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这类AIGC营销产品将在今年继续为线上营销收入带来额外增量。过去一年,快手将更多算力资源投入视频大模型研发,未来也将采取聚焦战略,计划在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和研发投入。
程一笑表示,视频生成模型的选型组合复杂度更高,需要精准的技术判断、系统化选型以及大量算法创新。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数据积累。快手在视频数据处理和合成数据技术上已形成明显的技术壁垒。可灵AI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OpenAI发布的视频大模型Sora的启发,尽管Sora面向C端用户屡次推迟发布,但为国产AI大模型产品提供了一个“抢跑”窗口期。
国产AI视频大模型以免费积分制等更加亲民的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与Sora的高定价策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迅速收获了一批用户。当前,可灵AI、海螺AI和即梦AI处于国产AI视频应用竞争的第一梯队。在海外市场上,可灵AI和海螺AI也时常被拿来与Sora对标。
据透露,海螺AI上线8个月后,全球网页版月均活跃用户接近1000万。在商业化方面,MiniMax旗下多款产品年化收入已达7000万美元。可灵AI同样表现出色,全球月访问用户总数环比增长113%,海外C端用户营收规模高速增长,全球付费用户保持高续费留存率。
程一笑强调,可灵AI的技术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性,已成为全球AI内容创作者和艺术家们的主流视频创作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