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行业内传出震撼消息,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哪吒汽车疑似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多方消息透露,哪吒汽车的研发部门已近乎解散,员工数量锐减。一名内部员工李先生透露,公司巅峰时期员工人数超过8000人,但自去年10月起,经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后,员工数量已大幅缩减至4000余人,而截至目前,仅剩下1700多人。研发部门更是从去年的5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人。
更为严峻的是,不少员工表示,尽管公司状况不佳,但离职的员工至今仍未收到应有的赔偿。这一现状导致许多员工不得不继续留在公司,以免社保断缴,而并非对公司前景抱有信心。据员工王先生透露,去年11月和12月期间,公司曾出现大规模离职潮,智能驾驶部门甚至整体解散并外包。
哪吒汽车的财务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去年,公司就开始推迟年终奖的发放,并且最终奖金还打了6.5折。同时,从去年9月起,公司开始实施降薪政策,员工只能领取半薪,其余工资拖欠至今。这一切都为今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哪吒汽车的困境不仅限于员工薪酬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还拖欠了大量供应商款项。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哪吒汽车曾尝试与部分大型供应商进行“债转股”协商,即将70%的债务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剩余30%的债务则进行无息留债并分期偿还。然而,这一方案并未能全面解决公司的财务问题,许多小供应商甚至未能收到协商通知。
哪吒汽车走到今天这一步,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烧钱严重,而哪吒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显然做得不够出色。另一方面,哪吒汽车的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尽管拥有高达500亿的估值,但其实际销售表现却远不及同行如小鹏汽车。更为糟糕的是,哪吒汽车的产能与销量严重不匹配,导致资金链压力日益增大。
尽管哪吒汽车目前正与泰国专业汽车金融机构合作,获得了约21.5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但这一举措能否帮助哪吒汽车走出困境仍充满不确定性。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哪吒汽车能否起死回生,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