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驰公司的一位高层领导乔治斯·马辛在柏林举行的一次行业盛会中,针对欧洲汽车行业的现状表达了深刻忧虑。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不断渗透,欧洲车企因过度依赖中国和美国的技术而面临潜在风险。
马辛在会上强调,高性能计算机对于推动汽车智能化至关重要。然而,他遗憾地表示,尽管需求日益增长,但欧洲在投资汽车用高性能计算机硬件方面却显得力度不够。“我们急需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在欧洲,我很少看到针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他说道。
不仅如此,马辛还指出,目前行业内广泛使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大多由中国和美国制造。他认为,为了保障技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欧洲必须加快步伐,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性能芯片和云服务提供商。“在欧洲,我们既缺乏训练这些模型的云服务,也缺少相应的硬件支持。”他坦言。
这一观点得到了欧洲政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他们一致认为,欧洲车企应逐步减少对中美高科技零部件的依赖,以降低安全风险,并确保在供应链出现短缺时能够保持稳定的供应。这一担忧背景下,欧洲车企正在积极寻求与硅谷和中国企业的合作,以获取在下一代汽车竞争中所需的技术专长。
以奔驰公司为例,为了增强其驾驶辅助系统,该公司正在投资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魔门塔。而大众汽车集团,在经历了多年软件业务的探索与挣扎后,也选择了与美国里维安汽车公司和中国的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公司携手,共同加速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
报道指出,软件已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领域,中国制造商如比亚迪和美国的特斯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面对这一挑战,欧洲车企不得不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以缩小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差距。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欧洲车企并未放弃努力。他们正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寻求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欧洲车企有望在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注:由于本文为重新组织和表达素材内容的示例,因此使用了“dummy_image”作为图片占位符,实际使用时请替换为真实图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