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容联云孙昌勋详解:大模型如何深度赋能金融生态,重塑行业未来?

   时间:2025-03-26 14:22:5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大模型技术的崛起正引领着行业的新变革。近日,第一财经《金融方法论》栏目有幸专访到容联云创始人兼CEO孙昌勋,深入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如何为金融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以及技术落地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访谈中,孙昌勋详细阐述了当前金融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场景。他指出,智能客服作为最为人熟知的应用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文本客服机器人、语音客服机器人两大类别,逐步深入到更广泛的客户服务领域。同时,反欺诈的质检也是大模型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风险控制对于金融企业至关重要,大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这一环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除此之外,孙昌勋还提到了金融机构知识库的构建和会话洞察的重要性。金融机构正在利用大模型技术快速、完整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形成知识助手,以更好地支持员工开展业务活动。而会话洞察则是通过对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大量沟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新的商机,进行二次营销。

当被问及DeepSeek带来的改变时,孙昌勋表示,DeepSeek有效降低了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提高了投入产出比。他强调,对于金融行业的大模型应用来说,找到合适的场景、做出场景化的应用,并形成经济可行性,比技术的先进性更为重要。容联云的核心能力在于找到这样的场景化应用,并完成相关的工程化工作,以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在谈到金融机构数智化面临的难点时,孙昌勋指出,数据孤岛和风险管控滞后是两大核心痛点。金融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不互通,导致数据价值无法最大化利用。同时,由于数据不通,风险识别往往滞后,影响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客服系统的服务效率也有待提升,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垂类大模型如何打造竞争力的问题,孙昌勋表示,容联云凭借深厚的产品积累和对客户场景的深刻理解,已经在金融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积极适配各种芯片和开源平台,将底座平台接入并应用。同时,他们还在股份制银行、大型城商行等标杆性案例中积累了成熟场景和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

孙昌勋强调,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企业不积极拥抱这一变革,可能会很快被淘汰,丧失竞争优势。容联云将继续深耕金融行业,推动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