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何小鹏:从科技宅男到商场老手,小鹏汽车的重生之路

   时间:2025-03-26 14:59: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创业征途上摸爬滚打十余载后,小鹏汽车近期宣布了一项重要变更:公司名称由“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升级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一变化虽看似微小,却标志着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及智能驾驶领域深化布局的坚定决心。

就在更名后不久,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放出豪言,声称将在明年实现飞行汽车的量产。此番言论在资本市场激起了不小的涟漪,3月24日,小鹏汽车股价应声上涨3.29%,报收于86.25港元/股,科技感十足的未来愿景似乎为小鹏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回顾过去两年,小鹏汽车可谓历经坎坷。G9车型因SKU策略混乱而陷入市场僵局,加之特斯拉降价潮及国内竞争对手的激烈追击,一度让小鹏汽车成为新势力中最不被看好的一员。然而,随着去年下半年MONA M03车型的推出,小鹏汽车销量重归巅峰,其财报中“在血海中游泳,直至海水变蓝”的口号更是彰显了逆境重生的决心。

MONA M03的火爆热销,背后是小鹏汽车长达两年的沉寂与反思。从最初的技术定位到市场竞争趋势的深刻洞察,小鹏汽车通过MONA M03实现了自我救赎。但这份成功能否持续,小鹏能否真正书写一篇“重生传奇”,仍有待时间检验。

近年来,小鹏汽车逐渐从“技术极客”转变为“价格杀手”。2025年前两个月,小鹏汽车销量突破6万辆,超越蔚来和理想,成为新势力三巨头中的销量冠军。这一转变,离不开小鹏汽车在产品定位上的精准调整。

早在2020年,当蔚来主打高端市场,理想定位奶爸车时,何小鹏便前瞻性地为小鹏汽车贴上了“智能化”标签。P7车型的成功上市,一度让小鹏汽车领跑“蔚小理”销量榜。然而,超前的智能化定位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消费者更关注续航、充电便利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小鹏汽车很快便陷入了困境,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以及G9车型的SKU混乱,让小鹏汽车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面对困境,小鹏汽车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自救之路。2022年,小鹏汽车首次调整战略,将“电动化领先”作为智能化领先后的又一重要标签。这一战略调整在MONA M03车型上得到了完美体现。MONA M03凭借超长续航和高性价比,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可。在同等续航条件下,小鹏汽车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小鹏汽车在渠道管理上也实现了重大突破。与一直重视直营模式的电车玩家不同,小鹏汽车引入了长城出身的王凤英,将直营和经销商模式融为一体,优化销售区域布局,淘汰效益不佳的直营店,同时扩张经销商店面。这一举措不仅加快了门店增速,还提升了营销费用效率,为小鹏汽车保持性价比的同时,缓解了盈利压力。

在产品定位和渠道管理的双重调整下,小鹏汽车逐渐从一个“技术宅男”蜕变为一个“商场老手”。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何小鹏对电车市场竞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他意识到,在全体淘汰赛的时代,规模才是王道。因此,小鹏汽车开始布局混动市场,推出增程式电动车,以应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电动化技术上,小鹏汽车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去年底,小鹏汽车宣布将推出搭载“鲲鹏”超电系统的增程式电动车,综合续航预计超过1400公里。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小鹏汽车的产品线,还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增添了新的筹码。

然而,尽管自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小鹏汽车仍面临产能瓶颈和持续亏损两大难题。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销量预期为9.1-9.3万辆,但考虑到前两个月已经销售6万辆,市场对G6和G9改款车型的销售预期并不乐观。产能限制成为制约小鹏汽车销量的重要因素。尽管小鹏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巨大,但持续亏损仍是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面对挑战,小鹏汽车并未退缩。何小鹏押注L3级自动驾驶和规模化销售,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一个“老实”的“宅男”到主动下血海厮杀的“价格屠夫”,何小鹏的“重生爽文”正徐徐展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