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展示了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强劲增长与财务健康。根据这份详尽的报告,比亚迪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771.02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9.02%。同时,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415.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2.54亿元。
比亚迪在财务策略上也颇为慷慨,决定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39.74元人民币(含税)的现金红利,总计现金分红约120.77亿元,占全年归母净利润的30%。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的盈利实力,也彰显了管理层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成功超越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另一巨头特斯拉。特斯拉在同期实现的营收为977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7085亿元,而比亚迪则以微弱的优势胜出。这一成就标志着比亚迪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从营收构成来看,比亚迪的“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占据了主导地位,贡献了79.45%的营收。而“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则紧随其后,提供了20.54%的营收。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表现也颇为亮眼,境内营收占比达到了71.45%,境外营收则占到了28.55%。
在毛利率方面,比亚迪也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公司2024年的毛利率为19.44%,超过了特斯拉的17.86%。特别是在汽车业务上,比亚迪的毛利率高达22.31%,远高于特斯拉的18.4%。尽管在净利润和净利率方面,比亚迪仍未超越特斯拉,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24年,公司投入了542亿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了35.68%,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公司当年的净利润。与之相比,特斯拉在研发上的投入虽然也不菲,但并未超过其净利润。比亚迪在研发人员数量上也实现了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达12万人,同比增长18.24%,其中硕/博学历人员占比高达25.7%。
在智能化战略方面,比亚迪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通过“璇玑”架构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并发布了全新的智能化战略“整车智能”。同时,公司在智驾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自研车载计算平台,并成立了感知实验室、端到端大模型团队和AI超算中心。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方面,比亚迪也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公司表示将持续完善在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赛道的布局,并在年内实现了3D打印机和AI服务器的量产。液冷和电源产品也已完成开发,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