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长城Hi4混动二代升级归来,能否挑战比亚迪DM-i地位?

   时间:2025-03-26 18:47: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混动技术遍地开花的当下,长城汽车的混动系统似乎一直未能引起广泛关注。从早期的两挡DHT混动技术,到首代Hi4系统的问世,长城始终以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打造着与众不同的混动系统。然而,正是这份与众不同,让长城的混动技术始终未能跻身主流市场。搭载首代Hi4的枭龙MAX,在2024年仅售出了4千多辆,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要深入了解Hi4,首先得从混动基础知识讲起。混动系统中,电机的位置分为P0至P4四种,分别位于车辆的不同部位。比亚迪的DM-i系统采用的是P1+P3构型,其中P1负责发电,P3负责驱动前轮,是一套典型的前驱串并联混动结构。吉利最新的EM-i系统、奇瑞的单挡DHT系统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在P4位置再增加一个驱动电机,就变成了四驱混动系统,如比亚迪的DM-p。其他品牌的解耦式四驱混动系统,也是通过增加一枚电机,实现四驱功能。混动四驱和燃油车四驱一样,性能更强,但硬件成本更高,售价也更高。

Hi4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原本负责发电的P1电机和负责驱动的P3电机“融合”为一枚P2电机,并在后轴增加了一枚P4电机,仅用两枚电机就实现了四驱功能。同时,Hi4还保留了两挡变速结构,使发动机能够更多地参与驱动,在需要强动力时保证性能体验。从技术角度看,Hi4的设计非常巧妙,用两驱的硬件成本实现了四驱的结构,既节省了成本又强化了性能。然而,初期Hi4的SOC保电策略并不理想,部分车主反映在亏电状态下四驱功能失效,实际体验不佳。尽管长城后期进行了优化,但市场反响依然平平。

由于两挡变速器的设计,Hi4混动系统在油耗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数据显示,老款枭龙MAX的平均油耗为7.04L/100km,而比亚迪宋PLUS和宋L DM-i的油耗分别为5.66L/100km和6.13L/100km。再加上老款枭龙MAX的售价偏高、设计不够吸引人,这些因素共同拖累了Hi4技术的市场表现。因此,第二代Hi4的发布备受瞩目。

据长城官方介绍,第二代Hi4共有28项升级,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三项:后桥解耦系统、能量回收系统升级以及电池类型的切换。后桥解耦系统可以在车速大于63km/h时断开后桥半轴,避免后轴电机的拖拽,从而降低能耗。能量回收系统则通过自适应算法和双轴回收技术,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第二代Hi4还将电池切换为磷酸铁锂电池,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续航里程。

得益于这些升级,搭载第二代Hi4的新款枭龙MAX在能耗和性能方面都有所提升。WLTC综合油耗从1.78L/100km降至1.58L/100km,亏电油耗也从5.5L/100km降至5.3L/100km。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也有所提升。与竞争对手相比,新款枭龙MAX在多项性能参数上占据优势,尤其是在四驱加持下,零百加速成绩更为出色。然而,在油耗方面,枭龙MAX依然不占优势。

长城此次将四驱的宣传重点放在了安全上,新款枭龙MAX优化了设计,降低了能耗,并且预售价仅为13.88万起,相比老款的15.98万起售价有了明显下降。Hi4想要成功,不仅要证明技术上的创新,更要实现技术的普惠。希望新款枭龙MAX正式上市时,能在价格上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对于第二代Hi4和新款枭龙MAX,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新款枭龙MAX定价多少才能赢得市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