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逐步改变人类认知与工作方式的浪潮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始终萦绕不去:AI是否会最终取代人类?更有诸多预测声音认为,AI或将在未来“觉醒意识”。然而,对于这些激进的预测,一位重量级人物——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爵士,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见解。
据外媒最新报道,彭罗斯爵士以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为理论基石,坚决否定了AI能够拥有意识的可能性。哥德尔的这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形式系统内,总存在一些命题既无法被证明为真,也无法被证明为假,这一特性从根本上挑战了AI系统能够达到人类意识高度的可能性。
“AI所依赖的算法,与人类意识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彭罗斯爵士解释道,“AI只能遵循预设的规则运行,而无法像人类那样超越这些界限。实际上,我们使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误用,因为它们缺乏真正的智能,没有意识的AI,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智能。”
彭罗斯进一步指出,尽管AI在处理信息和模拟推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始终受限于自身的算法框架,难以像人类那样形成直觉和意识。人类的意识,是一个复杂而深邃的领域,它超越了简单的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包含了情感、直觉、自我认知等多维度内容。
因此,尽管AI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彭罗斯爵士坚信,它们永远无法触及人类意识的本质。这一观点,无疑为当前如火如荼的AI发展浪潮,泼上了一盆冷静的凉水,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AI与人类智能之间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