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财报公布之际,快手公司正经历一场身份重塑,从短视频平台向AI科技企业的转型成为其核心战略。财报发布会上,快手几乎全程聚焦于其AI战略,被外界戏称为“可灵AI发布会”。
3月25日,快手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从财务数据来看,快手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太多惊喜。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8.67%,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7%,增长幅度均较为温和。
用户数据同样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底,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为4.01亿,同比增长4.84%;月活跃用户数为7.36亿,同比增长5.03%。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0.88%,同样是个位数增长。
不过,一个积极信号是,快手的高利润业务占比正在提升,这推动了其利润率的快速增长。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线上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比从55.9%上升至58.27%。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的经营利润率达到了54.04%,同比增长8.43%。
然而,市场对于快手的2024年业绩反应冷淡。财报发布后的26日,快手港股下跌1.67%。
近期,快手还传出了直播业务负责人更换的消息。原快手副总裁、直播与游戏生态负责人付驰已离职,由李欢接任。据知情人士透露,付驰的离职与公司内部审计有关。付驰于2019年加入快手,曾任多个关键业务负责人,而继任者李欢也有着丰富的业务管理经验。
财报数据显示,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正在萎缩。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直播收入为98.46亿元,同比下降2%。相比之下,快手的可灵AI成为了唯一的亮点业务。
可灵AI是快手去年6月推出的视频生成AI产品。在财报会议上,快手创始人程一笑自信地表示,可灵AI在图生视频功能的综合效果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自2011年以“GIF快手”的身份问世以来,快手再次站在了新时代的门槛上,试图以可灵为筹码,抓住下一个技术浪潮。
面对用户增长放缓的困境,快手急需新的增长点。用户增长已成为限制其业绩突破的关键因素。随着短视频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尽管快手的用户体量仍在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与用户量紧密相关的广告、直播、电商等业务难以成为驱动其下一轮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快手的线上营销业务和其他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表现尚可。线上营销业务单季度实现收入206.2亿元,同比增长13.2%;电商GMV同比增长14.4%,其中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速高达50%;本地生活GMV也实现了超翻倍增长。但这些增长仍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用户增长放缓导致专注于开发单用户商业价值难以支撑整体增长。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快手正在加强AI对各业务的协同效应。在广告业务上,快手通过AI大模型优化推荐算法,提升了素材投放和转化效率。去年第四季度,快手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同时,可灵AI的商业化能力也在加速提升,截至今年2月,可灵累计收入已超过1亿元。
尽管如此,可灵AI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AI视频产品商业化空间有限,可灵的利润能否覆盖硬件成本尚存疑问。可灵在市场上的优势并不稳固。随着国内外竞品在性能上的不断提升,创作者可能会随时转向其他产品。同时,视频AI的用户群体也在分化,创作者往往需要根据不同需求交错使用多个AI产品。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快手将继续加大在可灵AI上的技术研发投入。程一笑表示,快手将力争将可灵打造成为全球营收规模最大的视频生成AI应用。然而,快手的AI故事虽然开了个好头,但未来的道路并不清晰。市场尚未对快手的转型买单,可灵能否成为快手新的增长引擎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