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璀璨舞台上,一款蓝白渐变的智能网联液氢重卡惊艳亮相,迅速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这款由北京自主研发的下一代重卡,标志着北京在液氢重卡领域实现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系统的全面突破。其科技感十足的外观,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拍照,成为会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商用车在汽车保有量中仅占一成,但其碳排放量却高达56%。面对重载运输领域的脱碳挑战,氢燃料汽车以其零排放、长续航里程和低温冷启动能力等优势,成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此前,北京已有氢燃料电池客车、重卡、轻卡等车型上路运行,但这些车型均搭载了笨重的储氢罐。氢燃料汽车虽适合中远途、中重载场景,但储氢罐的体积和重量却限制了其载重和运输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汽福田等整车企业携手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推进液氢重卡产业化进程。北汽福田副总经理秦志东介绍,将气氢更换为液氢后,车载储氢的体积和重量将大幅缩小三分之二左右,不仅减少了车辆空间占用,还提升了载氢量和运输效率。液氢的加注速度也更快,理论上每分钟可达10到15公斤,使得加氢时间大幅缩短至10分钟左右。
这款液氢重卡集成了23项首创技术,实现了整车、车身、架构及底盘架构的全面升级。其搭载的金属板自增湿氢燃料电池系统,具有大功率、高效率、长寿命的特点,动力输出性能高达300千瓦,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重卡长途干线运行场景的需求。同时,车载液氢系统也更加可靠,解决了车载储氢量不足、加氢速率慢的问题,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作为氢能产业创新高地的北京,通过“政策-技术-产业-生态”四位一体的布局,率先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推动下,液氢重卡相关技术正不断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研发团队已突破液氢重卡集成关键技术,开展了大功率燃料电池研制和车载液氢系统开发,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最终实现了液氢重卡的工程化开发。
秦志东表示,未来随着液氢重卡的量产和规模化应用,其成本将有望进一步降低。在同等载氢量的情况下,液氢重卡的成本将比气氢重卡更为经济,成为高效、清洁道路运输的重要技术路线。同时,液氢重卡的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升,更适合中长途、中重型应用场景的需求,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