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期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凝胶喷雾,该喷雾能够显著提升普通商用亲水材料的界面蒸发速率,为工业脱水、海水淡化等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水蒸发,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的关键步骤,在工业应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界面蒸发材料在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实现高效的水活化与水传输,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难题,该研究团队巧妙地运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打造出一种结构独特的纳米凝胶材料。这种凝胶由无数微小的颗粒构成,其直径仅为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内部则呈现出类似蜂窝状的疏水介孔纳米通道。
这些纳米通道的设计颇为巧妙,它们的外壁亲水,而内壁则疏水。这种特殊构造仿佛为水分子铺设了一条“高速通道”,使得水分子能够迅速活化并形成“水团簇”,然后顺畅地从材料表面滑出并蒸发。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蒸发效率。
实验数据表明,经过这种纳米凝胶喷涂处理的无纺布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展现出了惊人的蒸发速率。每平方米每小时的蒸发量达到了3.26公斤,与未处理材料相比,蒸发速率提升了近3倍,这一成果无疑为工业蒸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更为这种纳米凝胶喷雾对基材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是木材、滤膜还是布料,只需经过简单的喷涂处理,均可转变为高效蒸发器。这一特性使得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探索这一技术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期待未来能够为工业脱水、海水淡化等领域带来更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