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一场关于智能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深度对话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论坛于3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主题为“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为重量级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
邬贺铨院士指出,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构建了一个“网边算”融合的综合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单车智能、车联网以及云计算三大核心部分构成。车联网方面,它由基于5G/5.5G的公众网络和专用的V2X网络共同组成,这两大网络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车路云一体化的协同发展。
面对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邬贺铨院士提出了数据去重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这可以显著减少95%的数据冗余。同时,他还呼吁业界积极开发AI辅助标注技术,以降低数据处理的成本。
在算力需求方面,邬贺铨院士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8000亿参数的模型,年算力需求高达2万EFlops,这远远超过了当前全球的算力总和。他以DeepSeek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稀疏架构(仅激活5%的参数)、混合精度计算等技术实现百倍算力压缩,为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邬贺铨院士还指出,如果每个车企和每个城市都各自为政,去训练自己的自动驾驶模型,那么这将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他建议,由国家牵头建立一个适用于全国的统一自动驾驶训练模型,各城市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微调,就可以满足各自的需求,从而避免大量的重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