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千禾味业“零添加”酱油风波后,营收净利何时能止跌?

   时间:2025-03-28 16:59: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千禾味业针对近期围绕其产品的争议进行了一系列澄清。3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其成品库房及市场上销售的相关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符合企业所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这一系列澄清措施紧随公司股价连续五天下跌之后。股价下跌始于3月19日,当日《消费者报道》发布了一份检测报告,指出送检的13款标榜“零添加”的酱油中,有12款检测出了致癌物质镉,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镉含量为0.0110mg/kg。该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千禾味业产品安全性的广泛质疑,尤其是对其“千禾0”商标下产品是否真正“零添加”的争论。

千禾味业自2007年起便率先在市场上推出“零添加”概念,并在随后的多年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商标布局。2018年,公司在申请“千禾零添加”等商标遭拒后,成功注册了包括“千禾零”、“千禾0”在内的多个与“零添加”相关的商标。这些商标不仅覆盖了酱油、醋等调味品,还延伸至广告宣传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零添加”概念的普及,市场上对其真实性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专家指出,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完全实现“零添加”几乎是不可能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教授曾公开表示,“零添加”更像是一个营销噱头,实际上是一个伪概念。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许多品牌将“零添加”作为提升产品价值的手段,导致产品价格虚高,且对于“零添加”概念的界定仍需进一步明确。

此次争议不仅让千禾味业陷入了舆论漩涡,也对其业绩产生了影响。近年来,千禾味业凭借“零添加”概念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然而,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态势。进入2024年,随着海天味业等同行的加入,“零添加”赛道逐渐拥挤,千禾味业的业绩增长进一步放缓。

除了业绩压力,千禾味业还面临着产品品质遭质疑、供应链管理挑战以及市场信任危机等多重问题。此次酱油检出致癌物镉的事件,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认为,千禾味业应该从此次风波中吸取教训,加强品控管理,并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上游生产基地建设和原料质量提升上。

同时,千禾味业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创始人伍超群在2024年5月的股东会上表示,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千禾味业还需要在扎实做好产品本身和差异化竞争上下功夫。

总的来说,千禾味业需要正视此次争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品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及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等措施,来重塑品牌形象并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