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导体行业的聚光灯下,一家国内设备制造商近期崭露头角,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家名为“新凯来”的公司,在上海SEMICON China 2025半导体展会上大放异彩,一举推出了覆盖六大类、共计31款新品,涵盖了刻蚀、扩散、薄膜沉积以及多种量测技术。
3月28日,钛媒体硅基世界报道称,新凯来在此次展会上全面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包括外延沉积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普陀山系列)等一系列先进装备。刻蚀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CVD设备(长白山系列)以及多款量检测设备,也以其技术创新和实用性成为展会亮点。
新凯来工业机器有限公司工艺装备产品线总裁杜立军在IC产业链国际论坛上表示,随着AI、智能驾驶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芯片装备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他透露,新凯来正在利用非光学技术解决光刻设备问题,预计将在能量控制精度、硬件响应速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受这一利好消息及国产芯片整体发展趋势的影响,相关供应链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上扬。截至3月28日收盘,多家芯片供应链企业股价上涨,其中江丰电子、联得装备、凯美特气、至纯科技等公司股价涨幅显著。
作为芯片供应链的关键一环,芯片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和功耗,还直接影响到智能手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产业发展。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演进,对芯片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凯来作为深圳国资委旗下的企业,成立于2021年8月,隶属于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公司设计理念先进,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半导体装备及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凭借其资金、资源和政策支持的优势,新凯来在半导体领域迅速崛起。
杜立军表示,新凯来在面对芯片设备挑战时,提出了新材料、先进光刻+非光补光和3D架构等解决路径。同时,公司还在硬件和算法上进行投入,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尽管此次展会上未展示光刻等核心设备,但工作人员透露,部分机器已能支持更先进制程的芯片生产。
根据SEMI报告,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1215亿美元。其中,中国在计算芯片制造设备上的投资额将达到380亿美元。面对美国出口管制的挑战,国产半导体设备正加速向高端、特色工艺节点迈进,以减少对外国设备的依赖。
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2023年产业遭遇下行周期,但2024年预计将迎来19%的增长。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表示,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芯片产业应坚定信心,保持发展定力,用实际行动证明其价值。
“过去的十年给了我们很多教训,互联网行业的热潮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成功需要脚踏实地、长期坚持。”魏少军强调,“半导体产业需要勇于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只有不断进取,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做事,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凯来的成功,无疑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