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近期在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他重返母校武汉大学,参与雷军班主题班会的经历,并发布了其近30分钟发言的详细文字稿。在这次发言中,雷军深入探讨了小米汽车在造车领域的探索历程、团队反思及个人感悟。
雷军坦言,过去四年他全身心投入到小米汽车的造车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提到,小米汽车SU7发布初期虽遭遇外界质疑,但在短短一年内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从去年3月底发布到4月初正式交车,小米汽车首月即交付7000辆,第三个月突破万辆大关,第七个月更是达到2万辆的交付量。仅用9个月时间,小米汽车便实现了13.7万辆的交付,创造了约330亿元的收入,这一成绩在行业内堪称奇迹。
雷军进一步分析,小米汽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团队的深入反思与总结。小米内部有着强烈的复盘文化,通过不断回顾与剖析,明确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失败的原因。雷军强调,小米汽车从一开始便设定了极高的目标——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品牌,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米汽车采取了两个核心策略:一是脚踏实地造车,以保时捷和特斯拉为标杆,不断追求卓越;二是在产品研发与制造阶段,坚持“唯一、第一、最”的产品方法论,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雷军分享道,面对高目标带来的压力,他鼓励团队保持乐观态度,坚信“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在赢的路上”。他提到,小米汽车在招聘时特别注重候选人对汽车的热爱,甚至通过模拟器比赛等方式选拔人才。这种对汽车的深厚情感与专业素养,成为了小米汽车能够不断突破自我的关键。雷军强调,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只有将热爱融入工作,才能真正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与激情。
雷军还提到,小米汽车在造车过程中,不仅注重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更致力于培养团队对汽车的深厚情感。他鼓励团队成员将造车视为一种兴趣与爱好,而非单纯的工作。通过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不断提升对汽车的理解与热爱,从而推动小米汽车在造车领域不断前行。
最后,雷军总结了自己的三点重要感悟:一是要设定高目标,以激发团队的努力与热情;二是要将高目标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逐步实现;三是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只有真正懂车、爱车,才能造出好车。这些感悟不仅适用于小米汽车的造车之路,也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