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车路云一体化蓝海竞逐:20城试点,统一标准何时来?

   时间:2025-03-29 14:07: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重塑人们的出行模式与城市发展格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智能网联汽车超越了传统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为城市智慧网络的关键节点与数据交汇点。其中,“车路云一体化”被视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路径。

近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盛大开幕,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等核心议题,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及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趋势成为本届论坛的焦点。在同期举办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深入剖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底层架构,指出该系统由单车智能、车联网与云计算三大支柱构成,形成“网边算”深度融合的体系。车联网依托多级架构,通过5G/5G-A网络与V2X技术,实现车与路之间的实时数据交互。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山枝进一步强调,在智能驾驶时代,尤其是L2+及以上级别,车辆与车辆、道路、行人之间的近距离信息交互成为刚需。车路云一体化不仅能扩大单车的感知范围,解决“鬼探头”、高速连环撞车等盲区问题,还能有效降低车载传感器的成本。

这种技术革新与场景价值的紧密结合,正引领智能交通从单车智能的孤立作战向车路云协同的体系化作战转变,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用扫清技术障碍,助力中国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广阔与政策的积极推动,2024年7月,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在内的20个城市(联合体)被选定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这些城市正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以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北京市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行者,已构建起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核心的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完成3.0阶段任务,正式迈入4.0阶段,感知覆盖区域总面积达60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1500余个路口智能化改造,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市民可通过专用APP体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武汉同样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市正在全市范围内系统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覆盖16个行政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目前,武汉智能网联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已达3487公里,多家企业在全市累计投放自动驾驶车辆超1100辆,自动驾驶行程里程超6900万公里。

然而,尽管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建设标准不统一、项目规模效应不足、建设成本高昂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建议,国家层面应建立统一的V2X运营商,制定车联网建设标准,推进规模化部署及集中运营。同时,多家企业也表示,路侧设施改造进度与覆盖范围存在区域差异、企业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车路云一体化的推广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武汉等地已开始积极探索区域性试点模式。武汉已明确武汉车网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市统一的车路云一体化运营主体,并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实现了高性能、高并发、高可用的云网要素资源管理,能够接入全市范围内的路口、道路、地图模型、基础设施及车辆数据。

十堰等地也在积极争取区域联动,与科技部、国家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充分沟通,协调省内资源,与武汉在标准、平台、身份认证等方面实现链接,共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在地方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建设与区域协作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加速完善底层数据支撑与安全保障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吴旭彦表示,下一步将构建基于城市环境的数据底座,为智能网联汽车等各种应用提供支撑,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同步推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