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热烈讨论中,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成为焦点。数据显示,2025年初,中国汽车出口量继续强劲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具体而言,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91.1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28.2万辆,激增54.5%,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反映了中国车企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是中国车企国际化战略中的佼佼者。长安汽车宣布将全面进军欧洲等海外市场,并快速在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布局,预计2025年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将达到100万辆。岚图汽车则计划在欧洲市场深耕的基础上,重点开拓中东市场,通过高端市场的验证,展现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车企的国际化战略,已经超越了早期的单一贸易模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今,中国车企不仅在国外建厂,还开展合资合作,甚至进行技术反向输出。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中国车企正从“整车出海”向“技术出海”转变,形成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势,同时从“贸易出海”向“生态出海”迈进,加快在海外布局建厂,共建海外生态,降低合规风险与发展成本。
德国交通转型智库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霍克菲尔德对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建议中国企业反向布局欧洲,通过合资公司帮助当地供应链和产业发展,共同实现气候目标。他指出,过去40年,合资企业加速了中国市场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现在中国品牌、供应商及电池企业正走向全球,可以转变合作模式,在欧洲和德国依据欧洲规则建立合资企业,助力当地道路运输电气化,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在东南亚市场,特别是泰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力尤为显著。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泰国电动车渗透率从不足1%跃升至13%,其中90%来自中国品牌。泰国电动汽车协会主席尤萨朋·劳努尔表示,他们希望加强供应链层面的合作,希望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通过合资或协作方式整合泰国本地供应链,推动技术创新与长期合作,并关注人才培养与电池技术合作。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中国车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跨越了初级阶段,从过去的以贸易卖车为主,转向将制造和国际市场紧密结合,探索更加完善、成熟的模式,本土化发展的策略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