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交通发展的历程中,汽车与飞机这两位20世纪初的杰出代表,虽然同样对人类出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发展轨迹却大相径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何现今汽车品牌年销量动辄百万甚至千万,而航空制造业的年交付量巅峰却仅停留在千架水平?”
何小鹏指出,飞机作为交通工具,其普及程度与规模效益尚未达到最优状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预测,未来二十年,低空飞行器,尤其是飞行汽车,其商业规模有望达到汽车市场的五分之一。这一预测不仅展现了飞行汽车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其对未来交通方式的深远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小鹏生态企业小鹏汇天已投入巨资,组建了规模庞大的航空级研发团队。在材料创新方面,小鹏将碳纤维技术应用于飞行器制造,每台飞行器融入了300公斤碳纤维。若2026年小鹏实现年产万架飞行汽车的目标,这将使小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应用场景之一。电动汽车领域的成熟技术,如控制、导航、三电技术等,正在被重新编码并应用于空中出行领域。
在硬件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小鹏全球首个飞行汽车超级工厂已破土动工,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这家工厂将生产两款颠覆性的产品:一款是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它可以自动折叠并放置在汽车尾箱中,轻便且灵活;另一款则是续航达500公里的倾转旋翼飞行器,它将极大地缩短广深至长沙的陆路行程,仅需一小时即可到达。
为了实现飞行汽车的商业化,何小鹏透露,该工厂将具备全球首条飞行汽车流水线规模化量产能力,目标年产能达到万台。目前,项目团队正在全力推进产线调试与认证工作,计划于2026年内完成首阶段量产并启动市场交付。这一里程碑的实现,标志着飞行汽车正式迈入商业化运营的新阶段。
飞行汽车的普及不仅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还需要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局积极受理并推动了小鹏汇天的飞行体型号合格证认证申请,发布了针对X3-F型航空器的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稿,加速了中国低空经济改革的步伐。融合汽车与航空管理智慧的培训体系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百家飞行营地即将投入使用,使得飞行驾照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何小鹏表示,已有超过20个部委协同推进监管创新,从政策层面给予最大的支持与便利。这一系列的政策红利与技术红利,为飞行汽车的普及与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飞行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飞行汽车正从科幻走向现实。当飞行汽车的量产成本降低至豪华车区间,当复杂的飞行技能可以被快速掌握,那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天空之城”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这场跨越陆空的产业跃迁,不仅将推动飞行汽车的普及,更将开启中国“天空之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