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余凯论智驾未来:车企自研与外采,谁主沉浮?

   时间:2025-03-30 11:07:1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地平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余凯就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自研与外采策略,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结合智能手机行业的历史经验,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余凯预测,智能驾驶技术行业未来将形成“二八分”格局,即20%的车企会选择自研,而剩余的80%则会依赖第三方合作。他解释说,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标准化功能,这些功能更适合通过第三方合作来实现。正如智能手机行业中的基带芯片,大多数车企会选择外采成熟方案,以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技术迭代。

余凯进一步指出,车企在自研与外采之间的选择,应基于技术演进的速度与效率。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十倍速变化期”,技术迭代速度远超传统汽车研发周期。因此,车企需要以“快”制胜,选择最高效的路径。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自研智能驾驶技术门槛极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高端人才团队以及海量数据闭环能力。而第三方供应商则可以通过开放合作模式,提供灵活配置的解决方案,帮助车企缩短研发周期。

以地平线为例,其智驾方案在2024年的市占率已超过40%,合作车企超过20家,累计出货量达770万套,充分验证了第三方方案的规模化优势。地平线通过征程6系列计算平台等开放合作模式,为车企提供覆盖L2至L4级智驾需求的解决方案。其中,征程6P旗舰芯片已回片验证,其高阶智驾方案SuperDrive™也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

在谈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底层逻辑时,余凯表示,应从“模仿人类”转向“超越人类”。传统AI依赖人类驾驶数据训练,但人类驾驶行为存在大量缺陷。未来,智能驾驶应通过数学逻辑与虚拟仿真数据,探索更优驾驶策略。AI应追求“世界真相”,通过算法优化实现更高安全性与效率,而非单纯依赖用户数据积累。

针对车企的战略选择,余凯建议采用“自研+合作”并行的模式。车企可以自研差异化功能,如智能座舱等,同时外采智能驾驶底层技术,形成互补优势。车企还应与第三方供应商共建数据、算法、芯片的协同生态,推动高阶智驾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例如,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已采用地平线方案,实现了智驾平权。

余凯强调,车企在自研与外采之间的选择,应基于企业当前的规模、实力和阶段等实际情况。不要为了吃一口奶而去养整头牛,而是要外采上好的“原料”,发挥自身差异化优势,做出一盘独具特色的“菜肴”。在当前极度内卷的市场环境下,车企应采用长板理论,找到自身的长板优势,并聚焦放大,形成自身的相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余凯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和深思。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车企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自研与外采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