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盛大启幕,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核心议题,汇聚了众多科幻领域的精英。
在大会的焦点论坛上,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针对DeepSeek这一新兴技术对科幻文学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提到,尽管目前DeepSeek还未达到能够完全替代科幻作家的程度,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这一技术从理论上讲,完全有可能取代科幻小说作家的角色。
刘慈欣进一步指出,从科学的视角出发,人类作家的创作能力和独特性,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AI技术的发展终将使其成为可能替代的对象。他强调,面对这样的技术变革,人们不应沉溺于自我安慰的幻想中,而应勇于直面技术冲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科幻文学领域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变化。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刘慈欣的作品“三体三部曲”不仅在国内科幻界树立了里程碑,更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向了世界舞台,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刘慈欣的这一观点,无疑在科幻文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人们开始重新审视AI技术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科幻文学可能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