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近日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论坛聚焦于“电动化基础强化、智能化推进及高质量发展实现”的核心议题。期间,新浪科技有幸与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进行了深入对话,就智能驾驶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展开了探讨。
陈晓智指出,在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不同价位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已无显著差异。他比喻道,就像车辆配备的电机,无论是单电机还是双电机,其最终都能满足驾驶需求,只是在特定环境下,如极端路况,才会显现出性能差异。智能驾驶亦是如此,大部分日常驾驶场景中,无论是经济型还是豪华型车辆,其智能驾驶系统在安全性、舒适性和拟人化程度上均表现相近。
他以车辆通过性为例进一步说明,低成本的智能驾驶方案在面对狭窄路段时,可能会选择告知驾驶员无法通行或自动刹停等待接管,这并非因为安全性或舒适性不足,而是硬件配置的限制。而高成本的方案则可能凭借更先进的配置,在更狭窄的道路上也能顺利通行。
陈晓智强调,尽管在某些极端或高动态场景下,高成本方案可能展现出更快的响应速度,但低成本方案同样能保证安全性,只是响应时间稍长。他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硬件时延的差异所致。然而,在绝大多数日常驾驶场景中,这种差异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微乎其微。
他总结道,对于智能驾驶而言,安全性、舒适性和拟人化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常规场景下,不同成本的智能驾驶方案均能提供接近的体验。当然,也不否认在个别极端场景下,高成本方案可能展现出更出色的性能。但总体而言,价格高低对智能驾驶体验的影响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