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步入智能化竞争的新阶段,科技巨头小米与华为的入局,无疑为这场变革增添了更多看点。两者虽路径不同,却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小米SU7的上市,以及华为鸿蒙智行的快速发展,让这场跨界竞争愈发激烈。
小米以其擅长的性价比策略,在造车领域迅速崭露头角。SU7系列车型,尤其是高性能版本SU7 Ultra,以惊人的加速性能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雷军“压上全部身家再次创业”的故事,更是激发了粉丝群体的热情,使得SU7在上市短短九个月内,销量就突破了13.5万辆。然而,小米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研发仍需加强,尤其是在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芯片方面,目前仍依赖于外部供应商。
相比之下,华为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坚持不直接造车,而是致力于成为智能车时代的底层技术支撑。从芯片到算法,再到应用级技术,华为的自研能力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展现出了明显优势。鸿蒙智行系统的全量推送,以及ADS 3.0智驾系统的发布,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智能化赛道上的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3月19日,鸿蒙智行已累计交付68万辆车,合作伙伴阵容不断扩大。
小米与华为的竞争,实质上可以归结为性价比与智价比的较量。小米通过极致的性能表现和亲民的价格,迅速打开了市场;而华为则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两者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
从布局思路来看,华为较早入场,面对的是一个传统汽车仍占主流的市场环境。因此,华为选择了市场容量较大的SUV车型进行正面作战,快速提升了市占率。而小米作为后来者,则选择了智能化竞争相对较低的轿车领域进行切入,以性能长板和价格优势挑战了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
面对小米的“绕后奇袭”,华为系并未坐以待毙。在SUV市场稳固基本盘的同时,华为也在轿车领域强势入局。阿维塔06作为华为赋能的关键车型,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方面均实现了同级别领先的表现。其预售价格仅为21.59万元起,还能享受诸多限时优惠政策,无疑是对华为系车型“高智价比”的完美诠释。
阿维塔06的推出,不仅补齐了华为系车型的产品矩阵,更展现了华为在智能车领域的深厚底蕴。从C-NCAP 2024和E-NCAP 2026双五星标准的安全开发,到同级唯一的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和9安全气囊,阿维塔06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设计感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款车型的问世,无疑将为25万级智能轿车市场带来新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