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中理想汽车被视为这一趋势的引领者。理想汽车整车电动高级副总裁刘立国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业内流传着一句话:“质疑理想,却想成为理想”。自理想ONE推出后,增程式技术逐渐被市场接受,吸引了众多车企加入这一领域。
刘立国认为,理想在增程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提出的“城市用电、长途发电,长途用油”的解决方案,完美契合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纯电动车相比,增程式车辆没有续航焦虑,同时保持了电动车的加速性能和静谧性。较小的电池容量也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与燃油车相比,增程式车辆则提供了更平顺的驾驶体验和更低的使用成本。
深蓝汽车动力平台中心总经理杜长虹对增程式汽车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增程式汽车并非仅仅是短期过渡产品。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消费者对解决核心痛点、无短板产品的需求愈发迫切,增程式汽车因此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杜长虹指出,中国家庭中具备家用充电条件的车主并不多,充电问题依然严峻。增程式车辆“可油可电”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尤为突出。
杜长虹还强调了增程式汽车在安全性上的优势。他表示,用户对电池的安全可靠性非常担忧,而增程式汽车通常采用较小的磷酸铁锂电池,安全体系更为完善。
赛力斯汽车同样在增程式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问界系列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60万台,2024年同比增幅高达180%。赛力斯也因此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认为,增程式汽车应充分发挥纯电驱动、良好电力输出和保电能力、优异的NVH性能以及经济性等优势。
段伟还展望了增程式技术的未来发展。他认为,增程式汽车应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即在驾驶和体验上与纯电动车无异,同时在价格上也能与燃油车相竞争。增程式技术还应不断提升增程器的热效率,降低能耗,并朝着多燃料兼容的方向发展。
小鹏汽车也在近期调整了战略,宣布将推出增程式车型。小鹏汽车动力中心总经理顾捷表示,这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基于商业闭环逻辑和资源考量的选择。顾捷认为,在规模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采用多元化的技术动力总成系统有利于规模和平台化拓展。增程式车型不仅能带来销量提升,还能更好地复用小鹏汽车的电动化技术。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艳青在活动现场公布了一组数据:现阶段,售价20万以上、车长4米8以上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然而,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增程式汽车的价格正在不断下探,预计很快将突破10万元的门槛。张艳青还表示,未来增程器将在小型化、高效率、高静谧性和智慧管理等方面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