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DI陈晟详解:汽车半导体领域深耕,以创新策略迎战本土竞争

   时间:2025-03-30 22:49: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期于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会上,ADI中国区汽车业务市场总监陈晟就ADI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布局、市场策略及行业趋势进行了深入分享,并与媒体就多个热点问题展开了交流。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ADI的产品覆盖了整个信号链,扮演着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角色。陈晟介绍,物理世界的信号,如声、光、电等,在进入计算机处理前,需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高速、低延时、高带宽的能力,才能将真实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同时保留丰富的内容。ADI的产品正是以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为特点。

陈晟进一步阐述了ADI在汽车领域的技术深耕。他表示,ADI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信号链产品,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绿色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四大领域。特别是在绿色能源领域,ADI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核心产品,对整车能效与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在智能座舱方面,音频DSP与汽车音频总线(A2B)技术为降噪、声学系统等用户体验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在ADAS领域,GMSL高速视频总线已成为摄像头数据传输的主流方案,支撑了中央域控的海量数据交互。

在媒体问答环节,陈晟就ADI在ADAS领域的产品进展和本土竞争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他透露,ADI的GMSL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广泛应用于前视、后视、环视摄像头及HUD、屏幕传输等领域,市面上已有多款车型搭载了该技术。对于本土半导体企业的竞争,陈晟表示,ADI始终以开放心态看待市场扩容,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半导体需求激增为不同玩家创造了空间。ADI的核心优势在于系统级优化,不仅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性能,更从整体方案设计上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针对价格战和成本压力问题,陈晟指出,市场快速扩大确实伴随成本优化需求,但单纯的价格竞争并非核心路径。ADI的优势在于通过技术迭代实现系统级降本,例如通过高速总线技术减少布线复杂度、提升集成度,或通过软件定义功能减少硬件依赖。这种“性能与成本双优化”的能力,使ADI受到主机厂和Tier 1的青睐。

在本土化研发布局方面,陈晟表示,ADI在北京、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本地团队直接对接中国客户需求,加速产品迭代。针对中国市场特有的智能座舱交互、ADAS传感器融合等需求,本土研发能更精准地匹配技术方案。快速反应和贴近用户是ADI本土化布局的核心目标。

对于智驾普及可能引发的关键芯片短缺问题,陈晟透露,ADI在供应链弹性管理上成效显著。通过与代工厂深度协作、优化产能分配、提前布局关键物料等措施,ADI尽力保障供应稳定,避免因供应链问题影响行业发展。

陈晟还透露了ADI现阶段的重点业务和未来方向。他表示,当前ADI在智能座舱领域进展突出,除硬件外,车外报警声合成、车内音浪调节等音频软件已实现量产。未来,ADI计划在软件定义汽车框架下,持续整合硬件与软件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在本土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ADI正通过从硬件到软件、从单一产品到系统优化的多维布局,巩固其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