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杨宇欣谈“智驾平权”:产业生态成熟跃迁,国产芯片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时间:2025-03-31 00:06:1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备受瞩目的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黑芝麻智能的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等多家媒体的深入访谈。他提出,2025年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智驾平权”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智能驾驶将成为汽车如同空调、座椅一般的标配功能。

“智驾平权”这一概念,并非仅仅意味着技术的广泛普及,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一次质的飞跃。杨宇欣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从底层的算法、芯片,到上层的传感器、执行机构,整个产业链都必须达到车规级的可靠性、量产级的稳定性以及消费级的性价比标准。这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成功跨越了早期的探索阶段,步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从当前的趋势来看,智能驾驶正迅速从高速NOA领域向中低端车型普及,尤其是10万元级别的车型。杨宇欣表示,黑芝麻智能致力于提供成熟可靠且性价比高的智能驾驶产品,以满足这一趋势的需求。

在谈到“智驾平权”的成本控制时,杨宇欣指出,一方面,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上游供应链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技术和芯片架构,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他们正在探索将座舱驾驶、车身、网关等功能融合在一颗芯片中,这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智能化功能的标配需求,还能实现系统性的成本降低。

面对国产芯片与国际芯片巨头的竞争,杨宇欣表示,虽然国内智驾芯片的发展相对较晚,但凭借本土市场的优势,正在加速追赶。在产品性能功能上,国内芯片企业的成熟度正在逐渐与国际巨头持平。特别是在高速NOA场景下,国内芯片企业正面临着高通、英伟达等强劲对手。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普及,国内芯片企业的高阶智驾算法逐渐成熟,量产落地将成为关键。

杨宇欣预测,智能驾驶的大规模比拼将在2027年至2029年之间展开。届时,城市NOA将大规模普及,客户将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对于车企自研芯片的趋势,他认为这是产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但并非长久之计。车企应聚焦于整车集成、用户体验设计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芯片企业应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标准化产品。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将提升整体产业效率,推动智能驾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