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歌Gemini2.0震撼发布,AI Agent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时间:2025-03-31 03:58:2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科技巨头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再掀波澜,紧随Open AI的密集发布步伐,于深夜震撼推出其最新力作——Gemini2.0 AI模型。谷歌宣称,Gemini2.0不仅是其迄今为止最尖端、功能最全面的AI模型,更是业界首个实现原生多模态输入输出的创新之作。

Gemini2.0的问世,标志着谷歌在AI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此之前,谷歌发布的Gemini-exp-1206模型已凭借处理200万个标记(相当于一个多小时的视频)的卓越能力,在Livebench上名列前茅,仅次于OpenAI的o1-preview,超越Claude 3.5 Sonnet,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猜测。而Gemini2.0的真正亮相,更是将这些期待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性能上,Gemini2.0实现了全面升级。其处理速度较上一代旗舰产品Gemini 1.5 Pro提升了整整两倍,为用户带来了更为高效的处理能力和更快的响应时间。更为引人注目的是,Gemini2.0支持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模态输入与输出,能够直接生成图像与文本混合的内容,以及原生生成可控的多语言文本转语音(TTS)音频。它还能无缝调用Google Search、代码执行及第三方用户自定义函数等工具,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基于Gemini2.0的强大架构,谷歌进一步推出了三款全新的AI智能体原型:通用大模型助手Project Astra、浏览器助手Project Mariner以及编程助手Jules。这些智能体的问世,标志着谷歌AI正逐步迈向“Agent”时代的新篇章。

Project Astra作为谷歌AI助手的旗舰产品,具备实时语音和视觉处理能力,能够通过手机或谷歌眼镜进行跨文本、音频、视频的多模态实时推理。此次升级后的Astra在对话理解、工具调用、记忆能力和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它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口音和不常见词汇,还能借助Gemini 2.0调用Google搜索、镜头和地图等功能,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Project Mariner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人机交互未来的浏览器助手。它能够理解和推理浏览器屏幕上的信息,包括像素、文本、代码、图像和表单等网络元素,并通过实验性的Chrome扩展程序使用这些信息完成任务。从登录杂货店网站购物到查找航班和酒店、购买家居用品、查找食谱等,Mariner都能轻松应对。在WebVoyager基准测试中,Mariner作为单一代理设置实现了83.5%的最佳工作结果。

Jules则是专为编程人员打造的AI助手。它直接集成到GitHub工作流程中,能够查看用户已有的代码并直接在GitHub中进行更改,解决开发者在修改bug时遇到的难题。这一切都在用户的监督之下进行,既保证了安全性又节省了时间。

Gemini2.0还在游戏、学术研究、机器人等领域展开了尝试。谷歌与Supercell等游戏开发商合作,探索智能体在游戏中的应用;推出的Deep Research则如同学术研究助手,通过高级推理和长上下文能力直接生成论文;谷歌还计划将Gemini 2.0的空间推理能力应用于机器人身上,推动机器人的智能化进程。

为了防止滥用,谷歌使用SynthID技术对所有生成的音频和图像进行水印标记。同时,谷歌还推出了多模态实时API,帮助开发者构建具有实时音频和视频流功能的应用程序。这个API支持来自摄像头或屏幕的音频和视频输入,能够处理自然对话模式。

Gemini2.0的强大性能得益于谷歌定制的硬件第六代TPU Trillium。与前代产品相比,Trillium在训练性能、推理吞吐量、峰值计算性能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目前,用户已可以通过PC端优先体验Gemini2.0 Flash实验版,而移动版也将很快面世。

谷歌和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对Gemini2.0寄予厚望。他表示,如果Gemini 1.0是关于组织和理解信息的,那么Gemini 2.0就是为了让信息更加有用。其中,“Agent”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个大方向。谷歌此次展示的系统级Copilot和智能体应用,充分展现了Agent能够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全方位改变。

随着Gemini2.0的推出以及一系列AI智能体的问世,谷歌正加速将AI融入其所有产品中。未来,谷歌计划将Gemini 2.0的先进推理能力引入更多产品功能中,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