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娅怀洞遗址揭秘:1.6万年前古人类面貌得以复原

   时间:2025-03-31 09:00:0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广西师范大学携手国际团队,在《考古科学》发表娅怀洞遗址研究新成果。这项跨国界合作由广西师范大学、英国Alder Hey儿童医院NHS基金会信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及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推进,其研究成果《中国南方娅怀洞遗址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面貌复原》近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在线发布。

娅怀洞遗址,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史前洞穴遗址,此次出土的距今约1.6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不仅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具有明确地层和可靠年代测定的完整人类头骨,更是研究团队关注的焦点。通过先进的非刚性配准算法,研究者们成功实现了娅怀洞遗址古人类头骨的虚拟修复,并利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技术,深入对比分析了该头骨与现代人头骨之间的形态异同。

研究显示,娅怀洞遗址头骨的尺寸大于现代女性头骨,其几何形态虽位于现代男性和女性头骨的重叠区域,但更接近于女性特征,尤其是其更为隆起的额骨。研究团队还对头骨的面部及颅穹窿上部进行了细致分析,发现与现代人头骨存在显著形态差异。

为了更准确地复原娅怀洞遗址古人类的面貌,研究团队基于现代人的颅面形态关系和解剖学知识,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辅助面貌复原方法,并配套研发了计算机3D面貌复原软件。通过模拟不同体态下的面部软组织分布,并考虑头骨几何形态的对称性,提高了复原结果的精确度。结合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技术和面貌标志点、半标志点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复原面貌的尺寸大于现代人,且头骨与复原面貌的形态特征高度一致。

为进一步生动展现全新世中期古人类的面貌特征,研究团队还结合了美工建模和绘画技巧,将娅怀洞遗址古人类的面貌形态特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次研究成果不仅为华南地区早期人类的体质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方法和参考资料,还为人类面部形态特征的演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