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果味电子烟盯上未成年人,电商平台已下架涉烟信息超六千条!

   时间:2025-03-31 10:05: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道聚焦于果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潜在威胁,曝光了这类产品如何瞄准并吸引青少年群体。报道播出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展开了针对性的调查和整治。

据报道,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在近期不仅加强了对线下电子烟经营场所的摸排工作,还组织专业力量对网络售卖电子烟的线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判。他们深挖售卖背后的制售网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抖音、拼多多、闲鱼、淘宝、哔哩哔哩等多个平台上的涉烟信息已被累计处置下架6680条。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跟进平台的改进情况,并已经排查出多个疑似售卖非法电子烟的商户线索,这些线索已及时移交给属地烟草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处理。

为了进一步探究果味烟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将部分线上线下购买的果味电子烟烟弹送往了国内权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送检的样品均不符合现行的电子烟国家标准。这一结果引发了公众对果味电子烟安全性的担忧。

据上海新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在于雾化物中超量使用了凉味剂WS-23。这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凉味剂,能够带来持续的清凉感,降低烟碱刺激,改善产品口感。然而,在此次检测的5款产品中,WS-23的超量程度达到了1.8倍到5.8倍不等。过量添加WS-23不仅会降低人体对尼古丁的感知,误导消费者过多使用电子烟,还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

记者还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外形与电子烟高度相似的所谓“不含尼古丁的电子口腔喷雾产品”。这些产品打着健康的旗号,实则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深圳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明确表示,依据《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这类不含尼古丁的变异电子烟同样属于电子烟监管范畴,不能违法生产销售。他指出,一些所谓的本草类电子烟产品,其雾化物成分不透明,未经严格检验检测,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一些虚假宣传也会误导消费者,甚至诱导未成年人吸食,引发巨大的健康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