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下沉县城,银发族成AI应用新增量?

   时间:2025-03-31 10:57: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成为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然而,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近60岁的老李兴奋地向他的女儿小李推荐起了一款名为“豆包”的AI应用,这让小李惊讶不已,她没想到AI已经悄然走进了父母的日常生活。

尽管AI技术如潮水般涌来,从大型语言模型到各种应用场景,其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而易见,但年轻人很少主动与家中的长辈讨论这一话题。AI新闻铺天盖地,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下沉市场和老年群体中,他们对AI技术突破的认知与宏大叙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层。

技术的底层变革往往滞后于人们的感知。当科技精英们争论通用人工智能(AGI)何时到来时,县城的张阿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Kimi”搜索养花技巧,用“DeepSeek”查询萝卜糕的做法。他们不关心技术细节,而是默默地享受着AI带来的便利,构成了AI普惠的真实图景。

阿狸的父母如今成了“DeepSeek”的忠实粉丝,但他们对AI的使用方式却与年轻人大相径庭。在阿狸看来,AI是用来查资料、写代码、作图的;而在父母眼中,AI更像是风水先生、命理专家,甚至还能兼职塔罗师和占星师。春节期间,阿狸发现父母和朋友们竟然开始用AI算命,他们通过口口相传,在搜索框里认真输入儿女的出生日期,询问运势和婚姻。

在县城,AI的普及依赖于熟人网络,不需要大规模的推广,自有其传播渠道。小沄的父亲对“豆包”爱不释手,不仅自己常用,还推荐给亲朋好友。Nove的父亲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早在“DeepSeek”火爆之前,就已经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开始使用“Kimi”。现在,他的手机里装着两个AI应用,一个是“Kimi”,另一个是“豆包”。他用AI写教案,查询车辆信息,甚至算工龄。

“豆包豆包,今天天气多少度?”这样的语音指令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AI应用之所以能够迅速下沉到县城的银发群体,关键在于其极简的设计。没有复杂的功能和操作步骤,点开APP就是搜索框,这样的界面让老年人更容易上手,降低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恐惧感。

王阿姨在儿子的推荐下,开始用“DeepSeek”和“Kimi”搜索菜谱。她不喜欢传统的搜索软件,也不喜欢抖音、小红书等应用,因为那些软件有推送、广告和弹窗消息,容易让她感到困惑。而AI应用的极简页面正好满足了她的需求。

小李最初对父亲使用AI一无所知,直到在一次家庭旅游中,听到父亲熟练地用“豆包”询问附近景点,她才惊讶地发现AI已经渗透到父母的日常生活中。小李的父亲是通过抖音广告了解到“豆包”的,他认为语音提问和语音播放是吸引他使用AI的重要原因。他不会拼音打字,因此能够直接“按住说话”降低了使用门槛。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换脸、AI拟声等新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的内容治理难题。对于熟悉AI套路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虚假内容或许一眼就能识破,但对于喜欢分享养生小妙招的老年人来说,辨别真伪却十分困难。最近,用AI批量生成的“假孙子”视频已经成为不少奶奶的“赛博奶头乐”,这种技术带来的割裂感并非偶然,而是技术革命中认知“时差”的体现。

老年群体在这场技术变革中既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自发学习AI,看似跨越了数字鸿沟,实则更容易陷入隐蔽的认知陷阱。无法分辨事实与虚假垃圾信息,使他们更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陷入骗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虚假内容的泛滥,模糊了虚拟与现实,加上代际关护的缺失,让老年人面临更大的风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